第155章 (两个亿)(第2/3页)

上了车后,陈琰说起来,林望舒才知道,领导见到他们的请愿书后,只批复了一行字“此事应速做决断,不可拖延!”

就是这一句话,各路专家全被调动过去开会了。

陈琰热泪盈眶:“小林,这次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我们的请愿书光是递上去,就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手续呢!”

在这次紧急会议上,可以说是专家云集,相关部门的专家几乎全都瞬间到齐了,整个会议围绕着他们递交的《跟踪国际战略高科技发展计划》来进行,其中包括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七个高新领域,重点对激光行业研究发展做了讨论。

因为这次的批示是从上而下的推动,讨论会上几乎再无阻碍,没有人再质疑什么,之前几个在高新技术发展会议上提出疑问的,虽然依然有一部分人认为,在现在的中国大搞高科技会将中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但是没有人在说什么了。

问题不再围绕着该不该做,而是围绕着该怎么做,用多长时间来做,花多少钱来做。

其实初步的会议,自然不可能马上有个决断,毕竟从星球作战到现在已经两三年了,国内就这个问题已经争执了这么久,现在勉强算是有了进展,已经让人激动了。

谁知道等会议结束后,就有人将林望舒并一行专家叫到了旁边的偏厅,这位领导以前当过科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姓王。

大家突然被这样的领导召见,自然心里犯嘀咕。

林望舒开始也有些紧张,不过想想倒是也没什么。

她公公陆崇礼说起来和对方也是半斤八两,怕什么!

王同志态度亲切温和,先大致讲了这件事,之后提议道:“要做好这件事,你们觉得,大概得需要多少经费?”

王同志这一说,大家都面面相觑,都是搞科研的,平时就是一心钻研学问,根本没接触过钱,大家一听“经费”这两个字都懵,更别说给出一个预算,平时这种事也不是他们说了算。

林望舒见此情景,只好道:“这个计划可能需要不少钱。”

王同志听了,笑望向林望舒:“你是林同志吧?我听说你才从美国回来,高材生。”

林望舒道:“是,我在国外这几年,一直在关注西方高科技发展情况,最近更是深入搜集研究了星球作战计划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激光行业的研究情况。”

她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毕竟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能做主的领导面前说一句,能顶外面十句。

王同志听了,笑道:“那你说,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搞激光?”

林望舒:“王同志应该知道,就在前年美国研究了太空穿梭机?”

王同志点头:“前年的事吧,我记得他们取了一个名字叫哥伦比亚。”

林望舒:“对,这是自从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做到太空飞船返回地球。”

她又道:“还有一件事,王同志可能不知道,十年前日本做了一台手术,对一个小女孩切除脑部肿瘤,这种风险极高的开颅手术,却没有大量出血,而且小女孩在开颅手术半小时后开口说话。”

王同志皱眉:“这个我没听说过,开颅手术半个小时后开口说话?”

林望舒道:“王同志,美国的太空穿梭机的技术支持力量之一就是激光,如果没有激光,他们绝不可能做到穿梭机返回地球,日本的肿瘤手术,用的就是激光刀。”

她正色道:“从工业到航空,从医学到国防,我可以举出各国上百个例子,不过我们可以简单点说,自古至今,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光,光就是希望,就是光明。而在未来的社会,激光之于我们国家,就是社会发展的光,如果我们不能掌控这一束光,将来必陷于黑暗之中。”

她说起来激情昂扬,铿锵有力,言语浪漫到富有诗意。

不要说王同志,就是旁边几位专家都听得动容。

王同志望着林望舒,沉思片刻,最后终于道:“虽然我并不懂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过我明白了,激光就是现代社会的光,没有这束光,就注定落后于人,永无翻身之日。”

林望舒:“是。”

王同志颔首:“那现在大家商量下,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