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4/5页)
胤祚想起后世的娱乐圈,灵光一闪道:“制造话题,煽动舆论!”
三阿哥不由坐直了身子,做洗耳恭听状。
“第一期里最能制造话题的,怕就是我那篇了。”
胤祚和三阿哥说他的想法,其实他那篇倡导全民运动的文章发出去后会有的反应是可以预见的,必定有部分有见识或者信任胤祚之人相信他,也会有许多人反对,更多人会将信将疑,胤祚原本没什么想法,如今却觉得可以拿来做些文章。
到时候他们只要安排些人引导,就可以煽动这些人争辩争执,争议带来的热度也是热度,就像黑红也是红,带来的都是流量!到时候名声打出去了,报纸的销量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他们还可以顺势引导百姓尝试运动,如此“全民运动”的理念也可以迈出融入百姓生活的第一步,一句两得。
然而三阿哥听了就摇头:“不行不行,这于你名声不利。”
“我倒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再则等百姓真正开始运动了,不用一个月……只需半个月就知道我是对的,到时名声自然就回来了。”
三阿哥有点犹豫,看来已经心动了,然而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摇头。
胤祚:“……行吧。”
胤祚也不是很在乎,他只答应了帮三阿哥镇场子,如今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全□□动”的概念也就是提一提,并非一定要百姓都去运动,这天下病人那么多,他一天天忙得很,哪顾得上那么多啊。
既然三阿哥不愿意,胤祚只道:“你不同意就算了,不过我也没旁的法子了。”
三阿哥:“……”
三阿哥见胤祚真没有替他想其他法子的意思,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扭捏道:“那、那就这个法子吧,试试。”
胤祚:“……口是心非真的不好,真诚,要真诚知道吗?”
“咳!”三阿哥尴尬地转移话题,“人手你就不用管了,我去安排就行,除了你……潇湘居士的连环画是不是也可以用来做做文章。”
胤祚想了想点头:“也可以,那个就不用什么争议,只鼓动人催稿就成。”
三阿哥点点头:“那我先催为敬?”
胤祚:“……”
没几天,《京城日报》的第一期正式发行!
后来《京城日报》已经成为大清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过许多经典期刊,但都没有这一期阵容强大——
康熙亲笔题写报名、太子撰写发刊词;主要报道人物是前河道总督、大清官靳辅;还集齐了京城三大顶流:潇湘居士的连环画、六贝勒的医学科普和纳兰性德的新词!
是的,胤祚把纳兰性德也拉出来扯大旗了。那词原是纳兰性德从前送给胤祚的,说好了任由他处置,胤祚便从中选了一首最好最合适的刊印出来,为此还特意叫人去纳兰明珠府上询问过,后来也送了稿费过去。
发刊前三阿哥已经预热了半个月,第一期发行后销量不错,随后三阿哥找好的水军开始行动,于是很快京城街头巷尾、茶楼戏园,所有热闹的地方都在讨论京城日报。
有的人细细品鉴康熙的字、字斟句酌分析太子的发刊词;有人为靳辅的风骨能力折服;纳兰性德的词很快传唱起来,许多人听后还要叹息一声,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怎么就出海了呢,许久都没有新诗集面世,这次出了一首算是隔靴搔痒,下回又不知到什么时候了。
当然议论最多的是潇湘居士的连环画,这连环画保持了潇湘居士一贯画风,写实有趣,但故事却和以往大不一样。
过去的故事主要针对孩子们,报纸面向的却是广大读书人,故而这故事放弃原来的童话风,由黛玉自己另外创作,讲的是洪荒时期神仙鬼怪横行光怪陆离的故事,这都是生活中不曾见过的东西,没有原型,只有典籍中零星的记载,难为黛玉是怎么一个个画得栩栩如生的。
故事讲得也有趣,至少胤祚第一次看时就停不下来,好在他能看到存稿,而如今看到报纸的这些人可没有这个资源,被下面的剧情勾得抓肝挠心,再被人一撺掇,可不就闹着要潇湘居士加更了嘛!
他们自己嚷嚷便罢了,还结成组织成群结队地跑到报社门口提意见,很快吸引了众多瞧热闹的百姓,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京城日报上的连环画老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