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8页)
“嗯。”
赵长璟亦朝两人行了礼。
礼数过后方才看着太子说,“臣要出去几天,这几日殿下的功课会由翰林院的徐大人亲自教导。”
太子已经习惯自己的老师时不时出门一阵了,对此也无异议,倒是谢皇后听到这话拧了眉,“怎么好好的又要出去了?”
她跟宗裕、赵长璟,还有远在关外的江谦以及已经离世的沈湘君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这会问起话来自然也没那么多客套。
赵长璟说,“有点公事要去处理下。”
谢皇后虽和宗裕青梅竹马、少年夫妻,但也知道后宫不得干政,见赵长璟说公事,便也没有多问,只是嘱咐道:“出门在外,万事小心。”
赵长璟点了点头。
谢皇后知他寡言,正要牵着太子进去,却听赵长璟说,“劳烦娘娘一件事。”
“嗯?”谢皇后侧眸看他,对他这一番话颇为惊讶,“你还有劳烦本宫的事?”说着又忍不住笑起来,“你说说看,我倒要听听,什么事竟劳动我们的首辅大人亲自开口。”
……
殿中。
等两人行完礼后,宗裕让元宝带着太子去一旁写字,自己则上前牵住谢皇后的手带着她去窗边软榻休息,边走边问,“刚在外头,修和与你说了什么?”
刚刚几人在门口,他虽然听不到他们的说话声,身影却是瞧得见的,从前修和每次瞧见丹娘都会避讳,今日倒是聊了一会,他有些好奇。
谢皇后看着他笑,“您猜一猜。”
宗裕挑眉,“莫不是也和顾家那丫头有关?”
“也?”谢皇后一愣,想明白后,她笑了起来,“修和与您也讨了恩典?”
“说是那丫头胆子小,不必进宫谢赏了。”宗裕说起这个,不由又想起先前心中的狐疑,“还是头一次见他管这些,你说赵修和那小子会不会……”
“您浑说什么呢?”谢皇后没好气嗔他,“那是他未来的侄媳妇,这话您可别让别人听到,传到外头,不仅对修和的名声受损,连带那孩子也得被人非议。”
“我又不是傻的,也就和你说一说。”宗裕撇了撇嘴,“我就是觉得他一个人看着实在冷清,要是身边有个人陪他就好了,湘君还是去得太早。”
谢皇后听他提起沈湘君,神情也不禁变得低落了一些,她哀叹一声,“是啊,湘君去得太早了。”
也不知道湘君若还在,这两人又会是什么模样?
忍不住想起当年湘君与她说的话。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彼时她跟宗裕刚成亲,少年夫妻总忍不住闹别扭,生气的时候,她便难免找湘君诉苦。她那会觉得湘君和修和相处得好,从未见两人红过脸,便和湘君说,“我就羡慕你和修和这样,两人什么事都商量着来,不像我和宗裕为着一件小事都能拌几句嘴。”
那个时候湘君是怎么说的呢?
她说,“可我却羡慕你们这样的相处,丹娘,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我和修和虽然自幼相识,可我从始至终都看不懂他在想什么。他很好,好到令我觉得自惭形秽,在他面前,我不敢笑不敢闹,不敢做自己,我总怕我做得不够好,不是他想要的那个人。”
“在想什么?”耳边传来宗裕的声音。
谢皇后回过神,“没什么,就是在想修和以后的妻子会是什么样的。”
……
赵长璟去了趟内阁交待一番后便回了国公府。
对于他要去太原一事,邓老夫人虽有抱怨,但也没阻止,四个儿子里,赵长璟的年纪虽然是最小的,但也是最有主见的,从小到大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她从前劝不住,如今就更加劝不住了。
“你要去,我也不拦你,多带些人别让自己出事,再过几日便是你侄儿的生辰,虽然不是什么大日子,但你若是能回来还是回来一趟,你们叔侄感情一向要好,你若回来,他准高兴。”
“知道,”赵长璟替人剥着松子,“这次的事不难,快的话几日就能搞定。”
邓老夫人点点头,又看桌上那一小摊松子,心也软了,“好了,知道你事情多,也难为陪我坐这么久,既然要去就早些去,路上的时候能睡驿站就别睡马车,别不知道照顾自己。”
赵长璟笑了笑,还是剥完了那最后一点松子才说,“那儿子就出门了,回来的时候给您带那的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