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试飞成功!(第2/4页)

刘建昆一行人也参与到样机组装中,有几个领导还干脆和工人一样,去帮着抬有些重的设备、器械、部件。

每个人都很忙碌。

赵奕倒是少有清闲的人,另一个清闲的就是翟立诚了。

翟立诚只是看看发动机数据,随后就不断的惊呼着,“这也太厉害了吧!”

“这推力,真的假的?”

“把这台发动机安装在J-8B上,我估计能跑过两马赫,甚至能达到三马赫吧?”

翟立诚满口都是惊叹,说起话来,似乎有些夸张,但其实一点儿都不夸张,倒不是他说的数据有夸张。

飞行员看到发动机性能参数,和技术人员的反应是不同的。

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真的假的’、‘怎么实现的’,而是用这样的发动机,战斗机会怎么怎么样。

比如,最高速度。

战斗机的最高速度能达到三马赫,其他人听起来好像是很厉害的样子,但飞行员考虑的是自身能否承受那么高的速度、加速。

翟立诚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他一看发动机的参数,就得出了个结论,“J-8B测不了这个发动机。”

“性能不够、重量不够!”

“如果采用最高的加速,战斗机倒是没多大问题,但是我……”

他说着摇了摇头,补充道,“最年轻的飞行员也受不了。”

翟立诚说的是事实。

赵奕也明白他的意思,就是发动机高性能带来的加速,超出了人类身体承受的极限,他微笑地说道,“不用测试最高性能,只要正常飞就行了,正常测试。”

“这个发动机对标的是中型以上的战斗机,J-8B改进版是轻型战斗机吧?”

“对,赵院士,还是你明白!”翟立诚马上点头道。

本来翟立诚说完觉得丢脸,周围没有专业的飞行员,也许都不了解他的意思,但赵奕却帮他解释了问题。

两人也聊了起来。

翟立诚能被刘建昆带到发动机组,肯定是经验非常丰富的飞行员,他担任飞行员的前十年,都是正常在军队服役,后来航空集团有需要,就被调到集团里,担任战机的试飞人员。

现在他已经三十九岁,快到了退役的年纪,再大一些就很难上战机了,正考虑退役后到民航找个工作。

翟立诚说起开战斗机,真能说出很多东西,比如,他驾驶过米格、J-7、J-8,还有一些常规的教练机,还驾驶过相对技术的先进的J-10,后来到了航空集团这边,就只是做试飞工作,上的战机档次就比较低了。

“我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开过更先进的战斗机了,像是现在的J-20,我就只是远远看见过,我同事年轻一些,他就上去了。”

“但是,要我说,他的技术差得远,就是年纪小了一点。”

翟立诚说着满是遗憾。

赵奕拍着他的肩膀道,“如果我们设计的战机试飞时,你还在航空集团工作,到时候,就让你当试飞员。”

“啊?”

翟立诚问道,“比J-20怎么样?”

赵奕指着远处的发动机,“就是它配套的战机。”

翟立诚看向组装中的样机,想到了样机的性能参数,眼睛都跟着亮了起来。

……

样机组装工作比预想中的还要快,第二天下午就已经组装完成了。

刘建昆带的一大群人,再包括战鹰组的人,都站在二楼高台看着,下面工程师则在准备点火运行测试。

“要开始了。”

赵奕依旧是站在中间,看到远处工程师的手势,干脆的一点头,“开始吧!”

“轰!”

当发动机正式点火运行,操作间顿时被轰响声充斥。

这次测试和上次基本相同,参与的人都没办法分辨区别,就只有赵奕能分辨出来,他注意到噪音是小了一些。

虽然只是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也代表发动机内部工作更加协调。

测试很快就完成了。

在刘建昆一行人看来,发动机没有中途熄火,也没有碰到任何问题,就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战鹰组的人表现的很平淡,他们都经历过一次,第一次测试的时候都没有问题,第二次顺利进行也是理所当然。

他们更关心检测数据。

发动机各部件是否达到了协调,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性能是否稳定,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才能知道发动机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