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6/8页)

启和帝果然龙心大悦。

笑过之后,启和帝对何福道:“把李大人叫过来拟旨吧。”

何福不敢耽搁,连忙去内阁所在的办公处喊人。

魏若前脚刚出宫门,后脚启和帝就下了旨意。

而这旨意也让众人的下巴都惊掉了。

他并没有偏袒任何一个皇子而是让四个皇子一起去城外迎接安国公。

四个皇子一起去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么一来他们就没法知道启和帝的心意了。

但无论怎样,迎接的人选确定下来了,众人也只得消停了下来。

这第二件事情则跟三老夫人的女儿锦大姑娘有关。

嫁到南平的锦大姑娘是老太君的长孙女,三老爷虽是庶出,可在二老爷的芸姐儿未出生前,老太君的孙辈中只有锦大姑娘一个女孩,因此老太君心里也是很疼她的。

她长大后由父母做主,许给了南平一个武将世家做宗妇。

那许家家境殷实,南平又离京城只有半天的路程,老太君和三老爷夫妇对这门亲事都很满意。

锦大姑娘嫁过去三年生了两个女儿,她婆母见她性子爽朗,处事妥帖,便把家交给了她当。

她自己则安心在家带两个孙女。

这次出征,锦大姑娘的夫婿许英明也跟着一起过去了。

她听说娘家兄弟失踪了,祖母和伯母又都病倒了十分的着急,当即就要启程回京城的。

老太君知道后派人过来南平劝住了她,对她说她们身边有人照顾,让她不要担心,安心在家照顾好公婆和孩子们。

老太君都发话了,锦大姑娘只好留在了南平。

不过留在南平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她能及时知道兄弟们的消息。

要是问她为什么能及时知道兄弟们的消息,那就要说起她公公了。

她公公以前在老公爷麾下做事,对安国公府的事情十分的上心。

他一听说安国公在前线失踪,立马便派人去了前线打听消息。

前线的李将军知道许家和国公府是姻亲,自然不会瞒着他。

因此锦大姑娘比魏若她们还要早一天知道安国公和侄子们没事的消息。

她听公公说安国公府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便彻底放下心来。

等安国公等人还活着的消息传开后,她一面要应付上门来拜访探听消息的人,一面让人预备着正月里会娘家的年礼。

哪知道老太君却派人过来嘱咐她,让她正月里先不要回娘家,等她兄弟回来她再来道贺。

锦大姑娘有些不明白祖母的意思,她公公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老太君这是不想在安国公回来之前横生枝节。

因此,自那以后,许家也开始紧闭门户。

正月里不得不出门走亲戚的时候,面对别人旁敲侧击的打听安国公府的消息,许家的男丁和女眷们全都是一问三不知。

如此到了一月底,许家知道安国公等人要回来后便让锦大姑娘带着女儿们回娘家住两天。

锦大姑娘是在李浩淼等人回来的前两天赶回来的。

老太君看到她回来十分的喜欢,也不让她回三老夫人那里,而是把锦大姑娘和她的两个女儿可姐儿和萌姐儿留在了老君堂。

陪着锦大姑娘一起回来的还有许家的家仆,她们见自家奶奶竟如此受老太君喜欢,回家后对她也更恭敬了一些,当然这是后话。

三老夫人更是乐得见老太君在许家人面前给女儿做脸,那几天走路都是带风的。

锦大姑娘就这么在老君堂住下来了。

她的大女儿可姐儿今年五岁了,小女儿萌姐儿刚刚学会走路。

可姐儿是武将家的姑娘,性子十分的活泼,她在房间里根本待不住。

锦大姑娘在陪老太君等人说话的时候,可姐儿就一直嚷嚷着要出去。

锦大姑娘十分的不好意思,她对老太君等人道:“她平日里在外面玩惯了。”

老太君闻言笑道:“我们武将家的姑娘就该这么活泼才是。”

因此老太君不仅不拦着她,还让李嬷嬷多找几个丫鬟婆子跟在可姐儿身边。

润姐儿和橙姐儿很喜欢同可姐儿在一起玩,自她来了之后便一直跟在她身后,看到她能出去,便也要跟着一起去。

老太君和老夫人乐得见几个小姐妹亲近。

两人嘱咐丫鬟婆子们要看紧几位姑娘后便任由她们在家里跑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