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荒唐(第3/4页)

但老人家依然乐悠悠:好戏还在后头哩!现她才舍不得将精力花在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窦宪那草包,御史参他几本也好,权当吓唬吓唬他,好收收心。

直到云麾将军被参“结党营私”,老夫人终于忍不住了:想碰我的宝贝,这可不行!

某日朝会之前,才寅时三刻,夜里的秋风直往脖子钻,花甲老妇就在宫门前长跪不起,道她教子无方,家中子孙一代不如一代,恳请官家收回安国公府爵位。

朝臣众人心道:瞧吧,才歇了两个月,又来了,这次不是进宫了,直接就跪在宫门前,满朝文武劝都劝不起。

其实老夫人刚跪下,皇帝在宫内就已晓得了,只是连丧三子,虽有他故意纵容的原因在,但他还是恼火至极的……现在那老妇又来跪着逼他出手,只气得他又打了个小太监。

众人愈发胆战心惊,也不敢提醒他:宫门前跪着那老人,可是他亲岳母啊!当初求娶人家闺女时似条狗,如今用完嫌人碍手,众人敢怒不敢言。

直到散了大朝会,众文武大臣刚出了宫门,就见窦老夫人于众目睽睽之下昏死过去了。

后来虽然叫来了太医,人也救过来了,但官家“不仁”的消息也渐渐传开了去。皆道大皇子才没了两个月,中宫娘娘刚失了宠,皇帝就连老岳母都不管不顾了。

这消息传着传着,居然还扯出了当年他还是景东王时,从老岳母处借了三十万白银与米粮至今未还之事。

据闻窦皇后不知从哪儿听来自己母亲昏死在宫门前的消息,求到官家面前,提了已逝的大皇子,不知怎就惹恼了官家,总之两人不欢而散。而窦皇后却是自请前去奉国寺吃斋念佛,为不幸夭折了的三位皇子念经超度。

待江春听闻消息之时,窦皇后已去到了郊外的皇家寺院奉国寺。

而民间愈发流传起官家冤孽太重,祸及三个儿子的事情来,纷纷感念皇后乃天下女子表率,夫之过,妻来背,倒是赢得赞誉一片。

江春淡淡笑了笑,看来,窦家开始掌握主动权了。只是,以她观念,斗赢了又如何?窦家拉下了杨家又如何,窦淮娘半辈子只得一个独儿子,她自己的儿子没了,鹬蚌相争,得利的怕还是五皇子那位从不轻易出面的渔翁。

果然,随着前头三个儿子的夭折,短短两个月,官家又将刘德妃母家给提了起来,整个太医院开始生机勃发起来。

这其间有何缘由不成?

概因这刘家不是别个,正好是太医院左院判刘太医一家,也就是当时江春在窦府所见的那位太医……可谓一人得道,阖院的学子得了风光了。

因他老人家确实是醉心医术的,历来不爱功名利禄,家中只余两个兄弟家的侄子,亲子却是无的。官家给他两个侄子,也就是刘德妃的堂兄弟加官进爵,刘妃母子自是感激不尽。

至于她亲爹,本身左院判也是四品的京官了,他一个搞实用技术的,再封爵位似乎也说不过去,压他上头的的院使也是无功无过的,官家也没理由将人家拉下马来给刘太医让位……思来想去,既他毕生精力皆耗在了太医院中,不若就资助他事业吧。

倒是便宜太医局的几百名学子了。

先是给他们铸了十几个针灸铜人。这针灸铜人,江春在未见过之前亦只以为是缩小版的人体模具,上刻经络穴位,作为太医局医学教具使用。待真正见了那真人高的铜人,她才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首先,这世界的针灸铜人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来历一般,都是由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达七尺之高。胸背前后两面可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这也说明古人对人体解剖的认识是达到了一定高度的),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

更巧妙的是,那铜人体表的镂空孔穴却是注满水的,孔口上以黄蜡封涂严实。若持针之人取穴准确,针入则有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取穴深度与角度不对,则无水流出……这比后世中医学院那些死头干僵的塑胶模拟人体,不知高明多少去了。

当然,因工艺精巧,费时费力又费钱,整个太医院亦只两樽铜人可供教学而已。

现在可好了,官家要一掷千金搏老刘开心,下令全东京城与山西的能工巧匠,夜以继日的劳作半月,居然赶制出了十樽铜人来。而且这次钱多好办事,不止做出七樽成年男子样的铜人,还多了两樽女子的,一樽八岁小儿的……医学生哪个不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