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话本(第6/7页)

冯梦龙笔下的赵春儿是无怨无悔陪着曹可成过了十五年苦日子的“贤妻”,最后还将全部身家送与他上京补官,但江春将她改成了抛下曹可成、与心悦女子相亲相爱的气节女子,改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谁谓女子不如男”,也不知这样的话本子市场如何。

趁着有思路,她又加入些艳丽话语描写,稍加润色,一部三四万字的话本子就出来了。

第二日散学后她悄悄将昨晚写好的话本子拿去找了那书坊老板,老板看过一遍觉着尚算有些新意,女女之间的故事也倒不算惊世骇俗,历来都是有些的,只不知这一本的市场会如何,倒只欲给她三两银子。

小江春却不想这般便宜了他,道“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定下按她三书坊七的比例来分成,老板也是个人精了,磨来磨去只肯给两成,小江春拿准了他还是想要这生意的,假意出门,道自己还可再去寻别家书坊做生意。那老油条方应下来。

其实她心内已是有了些预测的,这般新颖少见的话本子,既有吸引男子的艳|情之处,又不乏令女子着迷的言情之处,外加符合当下准立女户、女子地位不断提高的时代大背景,该是不会缺市场的。

果然,此后一月,她格外留意学生之间话本子流行风气,晓得县里学馆与各私塾,不论是穷家书生或是富家公子,皆未读过这样新颖的话本子,就是女学生闺阁小娘子亦是贡献了不少基数的,自是销量大增,紧赶着印了两批出来,还有那外县书商来进货的,将个老油条赚得盆满钵满。

待一月后她去书坊结账,缠了半日,却也只得了八两多的分成银子,这与当初说好的三成却是差了多了的……但那老油条一口咬定了并无此事,自己查不到账本,又无人可依,再被他用“莫以为我不晓得这话本子就是你写的,再掰扯我到你爹老倌面前戳破你面子,再到县学告你一状令你声名扫地”的话语威胁一通……当然,他将那日门口出现的窦元芳认作是她爹了……

本以为是个发财的翻身机会,哪晓得只消涉及到利益瓜葛,这古人心思也是一个个高深莫测,甚至内里藏奸的,江春只得忍下了这口气,自此暂歇了心思,不再与他合作。

此后半月,她一边专心馆里学业,一边寻思着挣钱大计,也倒是皇天不负苦心人,让她又寻着了一处——另一家叫“生花坊”的书坊。

某日|她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往那家县里最大的书坊而去,随意在店里翻了些书本瞧瞧,他家不与那老油条家的一般,话本子皆是放于明处的,只少了些淫词艳曲,皆是正经市井小说。也还是有一批忠实读者拥趸,虽然是后宅妇人,成年男女居多……她倒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终于不用硬着头皮开车了!

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底稿来:一视财如命的吝啬老财主,平生有“六恨”,一恨天常有霜雪,害得他要费钱买衣裳;二恨土地生木不凑巧,生得参差不齐,害得他要费钱请工人;三恨自己肚皮不争气,每日不用饭食就“咕咕”叫,令他浪费了好些米粮;四恨浑家婆娘,怎生作了女儿身,浪费了他好些胭脂首饰银子;五恨亲爹亲娘,遗留下好些亲戚与他,逢年过节家来做客要浪费他好些茶水饭食。

当然他最见不惯的还是那庙里和尚,整日出门化缘得了别人米粮钱财,行走世间只有他们能平白讨得了便宜,故从不与和尚来往。

哪晓得年逾五十了尚无子息,家里财主婆背着他到寺里祈了愿,生下一对聪慧俊秀的双胞胎儿子来。待儿子们长到七八岁,趁着吝啬财主做寿之际,财主婆背着他开了粮仓施舍了些粮食与那寺里僧人,不料被他晓得后收了仓房钥匙,痛打一顿,折辱了数日。且又对和尚怀恨在心,想要将那和尚毒死以绝后患。

他悄悄买了砒|霜,混进饼子陷里,做了四个饼子送与那寺里僧人吃。不料那日正好财主家儿子皆到寺里耍,正顽到腹中饥饿之时,老和尚心善将那四个饼子分与他们吃了,后闹心腹痛才晓得饼子是财主家拿来的,忙将小相公送回去。百般请医延药皆无果,问道财主才晓得是掺了砒|霜的,却早已回天无力。

待两根独苗苗死后,财主婆一气之下与之和离,不再沾染财主家一分一毫。财主空守着偌大的家财,娶妻买妾不少,却仍是再未有生养。几年后郁郁而终,死前仍因着两根燃烧着的灯芯费油而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