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4/5页)
他示意宋恂看门口值班室的位置,介绍道:“糕点厂原本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那个值班室和旁边的几个屋子是糕点厂对外营业的店铺,厂里刚出炉的糕点直接就能拿到店铺里售卖。那会儿的糕点口感好,种类也丰富,一点不比大城市的差。有一款核桃酥还在县里得过一个什么奖,上过报纸呢。”
“洪厂长来了以后,将店铺撤了,专注搞生产。而且只大量生产保质期长易储存的种类,比如散装饼干,三刀,江米条之类的,长期给市里的商店和供销社供货。反正都是一些非常常见的种类,随便哪个糕点厂都能生产。以前卖得特别好的酥皮糕点已经很少见了,只偶尔给县百货商店供货。”
宋恂略点头,表示了解。
这个洪厂长用的是以量取胜的策略,这些便宜又大众的糕点制作方式简单,成本又低,有它自己的市场。
比起需要精工细作的酥皮点心,大众糕点省时省力许多,还不用担心储存运输过程中的磕碰损耗问题。
闻着从厂里飘出来的香气,宋恂笑道:“看来刚出炉的这锅枣泥酥就是咱们的过年福利了。”
“哈哈,八成是了。”郑孝娘语气中隐约带着点嘲讽,“老洪可舍不得在年前这么紧要的关头,费时费力地生产酥皮糕点。”
三人进厂后,是由一位姓何的生产副厂长出面接待的。
“宋组长,我们洪厂长去县里跑业务了,有什么事你们直接跟我说就行。”何副厂长对着宋恂尴尬地笑笑。
“我这次来就是随便调研一下。”宋恂转向郑孝娘二人说,“他们才是有任务在身的,公社要在过年前全面检查一遍各厂的安全生产情况。你找个熟悉情况的人,陪着他们到处看看吧。”
目送何副厂长出门寻人,郑孝娘凑近一些低声道:“我看到老洪的自行车在外面停着呢,他那车座的坐垫特别厚,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位洪大厂长肯定在厂里呢!”
宋恂摆手,让他别管洪厂长的事,只是做安全检查而已,有没有他都一样。
糕点厂是全公社产值最高的工厂,他手下又管着这么多人,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不把他们这些跑腿的放在眼里也实属正常。
郑孝娘二人去检查安全生产了,宋恂则在何副厂长的陪同下在厂区里转了转。
“咱们荣盛糕点厂的糕点果然名不虚传,刚刚只是站在院门口,我们就闻到枣泥酥的香味了。”宋恂望着厂房里满满的原料和糕点箱,感叹道。
何副厂长语气自豪:“这还只是枣泥酥,以前有店铺的时候,整条街上都能闻到奶香和鸡蛋香。尤其是我爷爷在的那会儿,荣盛糕点……”
话说到一半,他就顿住了,讪讪地摸摸鼻子不再继续。
宋恂扭头随口问:“以前这个厂是您家的?”
何副厂长被吓了一跳,忙摆手说:“那都是老黄历了,公私合营以后就是集体的。而且公社也没让我们吃亏,股金分红一样不少。”
“看来您做糕点的手艺是家学渊源。”宋恂转移话题问,“您一直是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吗?”
按理说,既然以前荣盛糕点厂是何家的,公社顾着面子也应该让何家人当厂长。
“对,我比较喜欢研究糕点的制作技艺,不太懂经营管理的事情。”何副厂长将宋恂带到旁边的休息室,给他拿了几块刚出炉的点心,“这是公社大院跟我们厂订购的过年福利,我们荣盛的招牌点心‘酥皮八件’。这些已经晾凉了,正是最适口的温度。”
“看来今年能过个肥年了,现在想买你们荣盛的糕点可不容易,在市面上酥皮八件更是见不到影子。”
“我们现在专注生产饼干和蜜三刀之类的,制作方便出货快,可以提高产值。”何副厂长机械地说出洪厂长的口头禅。
宋恂笑了笑,专心听他介绍面前的几块糕点,枣花酥、苹果酥、莲花酥、梅花酥、雪花酥……
“还有几种没出炉呢,估计今天下午吧,就能装盒送去公社大院了。今天晚上和明天的口感最好吃。”
宋恂捏起一块莲花酥,莲花瓣脉络清晰分明,捧在手里很有些亭亭玉立的意思。
“这么一盒糕点不便宜吧?”
“这盒酥皮八件,我们每种选三块,二十四块糕点拼成一盒,卖给公社只是收个成本价,两块一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