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1/2的勋宗(第2/3页)

各型子弹700万发(16元/万发),

国产汽车400部(400元/部),

总计价格约47万大明元,折合人民币1.2亿元。

满打满算,哪怕算上运输费,大明援楚行动耗费的总物资也不过是3.5亿人民币左右。

3.5亿,也就半爽多的钱。(1爽到底是多少网上有两种说法,此处指1爽=6.4亿)

老实说吧,这点钱够一个国家干点啥的?

但用来武装楚军那可叫一个充裕。

朱富贵终于有点理解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随便丢点肉骨头就能搅动中国局势的快感了。

当帝国主义是会上瘾的。

朱富贵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戒不掉了。

当年苏勋宗动用了10亿卢布支援埃塞俄比亚。

朱富贵发现自己连5亿人民币都花不掉。

小了,格局小了。

苦思冥想如何花钱,想了半天,朱富贵一拍脑门。

自己怎么把大萌系军装的精髓忘记了。

联系了南巡童装厂的老板娘后,朱富贵又给每个楚军配备了一个小猪佩奇的书包(30元人民币/个)。

小猪佩奇武德充沛,如今已经受到了红脖子和普鲁士人的双重认证,更是明系装备的公认商标。

朱富贵觉得西域人民一定也会喜欢小猪佩奇的。

如果他们不喜欢,那就想办法让他们喜欢。

……

16万个书包的订单下去,总算又用掉了500万的预算。

想了想,朱富贵又买了50万个反光的应急保温睡袋。

听说西域那边是抱着火炉吃西瓜。

火炉朱富贵也准备买几个,不过最方便的还是反光,或者叫反热辐射保温睡袋。

量大从优,平均下来才每个5块钱。

这种用银色镀铝膜制作的睡袋,朱富贵甚至觉得可以在欧洲卖到几万英镑一个。

但在后世却意外的便宜。

而且因为大明已经开发出了可实用的电解铝技术,铝制品的文化惩罚也已经很小了。

这种便宜货买一点非常划算。

朱富贵最早知道这种睡袋还是在米利坚南部非法难民营的新闻里面。

当时看到这种酷炫的毯子还以为是什么老美的高科技,直呼美式民主优越,居然给非法移民用这么高级的玩意儿。

直到后来看到了它在淘宝上的价格,朱富贵才陷入了沉思,联邦移民局特么的肯定又made in China真香了。

再后来,甘肃马拉松二十多名运动员遇难的事件让朱富贵进一步了解到,这种反光毯子的局限性。

利用类似热水瓶的原理,这种毯子保温性能很好,但是机械性能太差,遇到大风时很容易破损。

不过作为帐篷和军营的补充,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在漫漫长夜中,能给南方来的楚军们一丝丝温暖。

林林总总的大采购,最终明帅宗朱富贵勉强用掉了5亿元人民币,达成了1/2苏勋宗的成就。

物资很快准备妥当,接下来就是要赶在楚军抵达武昌之前将它们运送到位了。

这还需要大明友好的与各位督抚们进行“协商”。

自从苏州巡抚李鸿章,闽浙总督左宗棠一道归顺大明自立以来,清廷在长江以南的吏治已经几乎陷入崩溃了。

虽说还不至于像后来武昌首义后那样,处处通电,省省独立,但此时的南方各督府、各总兵道台,无不开始圈地自盟,听宣不调了。

甚至如武昌、广州等设有满城的重镇,还出现了骇人听闻的灭满运动。

对此,朱富贵大帝表示关切。

……

九江府位于江西最北、长江南岸,下辖三县,自古就是兵家要冲。

当年杨秀清几次遣将西征,为的就是收复九江这座扼锁长江的重镇。

时过境迁,如今驻守九江的乃是江西巡抚刘坤一。

刘坤一和李鸿章虽然都是出自湘军系统,也都是汉族重臣,但两人的矛盾素来已久。

在李鸿章投明之前,刘坤正是与他竞争两江总督一职最大的对手。

两人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

如果说李鸿章与左宗棠最终因为理念而分道扬镳,形同陌路,甚至发展到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那么李鸿章和刘坤一便是天生八字犯冲的典型。

李、左自立后,南方各督抚、总兵,乃至于一县一府的知府,无不开始选边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