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晋版王玄策(第4/7页)
新天京各地开始注意风向。
谢峡一回天京,民间就传开了。
大街小巷,茶馆,酒楼,就连小贩小摊都在议论:“殿下召谢氏左将军进京,看来又要打仗了。”
“我们大晋虽说太平,其实也不太平,前二个月打仗已经消耗不少钱粮,再打下去,我怕大晋会耗损好不容易恢复的元气。”
“谁说不是,我们大晋真是多灾多难,好不容易盼到好日子,外面屁大点小国发了次财,就敢骑在我们头上拉屎。”
“殿下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这些年我们大晋也该好好发展外面了!还有彼岸岛,南洋贸易,都是我大晋的地盘。一定都要收回来!”
“最近几年刚好丰收,殿下就算打也不会有事,如果缺粮,我将自家缸里的米捐出去,支援我们京衞军。”
“要是不够粮,我也捐。”
“我捐!”
“加我一个,一起捐!”
民间讨论的热火朝天,书馆的学子们一个个意气风发,都支持要给小国一个痛击,扬大晋国威。
大儒们则开始担心国库。他们都认为刚打中部联盟的仗,已经没国力乘胜追击,直接北上。现在就算要打那个自不量力的小国印座,也要因为距离太远耗费军力。
因为他们大晋根本没有正规的水师。现在的水兵说的好听,其实不过是一群会游泳的民罢了。根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哪怕殿下英明,提前部署,也弥补不回经验带来的损失。
“我看这仗是能赢,打也肯定要打,只是要考虑付出的代价。”
“不计代价自然能赢,但我们的国库,并不充盈。就算有些钱也得留着堤防北胡匈。现在打印座根本不值得,倒不如交些钱暂时承认印座的地位,来年等我们养精蓄锐,恢复生机。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若是没了北胡匈,印座不是个问题。”
“民间现在情绪高涨,我们不可泼冷水。”
“那也比盲目打仗要好,我们已经快二十年没去南洋四国,谁知道那边什么情况。”
“老师说的对,司伯公便是不知其国情过去反被扣押。”
司伯公的家人更是当天进宫哭哭啼啼,其子司宁更是请求下南洋,他想要亲自救回父亲。
司栖佟将表弟打发回去。
谢峡刚好进宫,看着一个皇族公子流着马尿回去。
他踏进建章宫那一刻,看着不怒自威的殿下,天家气势覆显,他还有点不习惯。
“末将谢峡参见殿下!”
司栖佟让他起来:“威都的水兵,训练如何?”
谢峡道:“水兵是参照威都水师留下来的方式训练,只要会泅水基本算是一名合格的水兵。”
只是会水就算水兵,条件未免太低。也难怪外面的大儒并不看好此仗。
司栖佟抬头揉了揉眉心:“依你看,威都水兵下南洋可否能取胜?”
谢峡觉得形势简单也不简单,因为大晋已经先进的大炮,还有名震北胡匈的长虹大炮,打一个小小的岛国根本不是事。
难就难在路途遥远,海上形势复杂,水兵们又是新兵蛋子,根本没经验对付祖.祖.代代都是海兵出身的印座。
何况印座与安罗走的也近,听说已经购买了安罗的大炮。
那么长途跋涉的威都水兵过去印座,恐怕只能沦为炮灰。
谢峡实在不想泼冷水,他道:“但也必须打!只有打才能积攒经验,要是害怕海战,那永远不能前进!”
“届时别说扬我大晋国威,怕是一出国门就丢了大晋的脸面。”
此话一出。
司栖佟起身从御座的云梯走下,她走到谢峡面前,谢峡赶紧低头,怕冒犯贵人的天颜。
司栖佟侧首,在殿内踱步,其实她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她的办法手下的人跟不上节奏。太超前。
现实便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不是想到办法立马能解决。
司栖佟特意与谢峡说:“民间有名儒听说印座一事,这位大儒上奏于建章宫,希望本宫能够缓一时彼一时。”
“左将军你又如何看待?”
谢峡最讨厌的就是所谓的缓兵之计,暗度陈仓,实在不符合他性子。他向来就信奉兵贵神速。他大晋的军力火力也不弱。
可轻易摧毁区区一个印座。
只是水兵方面实在是大晋的弱势,现在要拿的不是大晋的强处与人打仗,而是把薄弱的一处去撞敌人。虽说能强硬拿下。但也是伤到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