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第一百九十四声(第2/3页)

康熙三言两语把准噶尔部的情况交代一清二楚,便让阿哥们去想想怎么写这篇策论。

阿哥们都兴奋不已,归座后,有的迫不及待提笔,有的则是沉吟思索。

康熙的眼神,在这十个阿哥身上扫过,他的心情从未如此欣慰和骄傲。

但他太忙,忙得根本没时间在这里等候,因此只交代梁九功待阿哥们写完策论送到养心殿去。

夜里。

康熙宿在钟粹宫。

阮烟在旁缝衣裳,康熙在旁看着阿哥们的策论。

看着看着。

康熙就笑了。

阮烟疑惑地看了康熙一眼,咬断了线头,偏头问道:“万岁爷,阿哥们的策论有什么好笑的?”

“你不懂,这些孩子还是太过天真。”

康熙摇头说道。

他手里拿着的是胤褆的策论,“大阿哥写了,要朕派人立刻率兵去援助喀尔喀部,彰显我朝神威。”

这不是挺好的吗?

阮烟眨巴眼睛,她是在宫里头,外面什么事也不知道,但也知道蒙古就相当于大清的一道防线,现在准噶尔部作乱,不应该趁早打压吗?

“大阿哥写的挺好的啊。”

“连你都这么说,那才叫糟糕。”

康熙笑了一声,随手将大阿哥的文章丢下。

阮烟不乐意了,“您是什么话,臣妾说的哪里错了?”

康熙知道阮烟虽然好脾气,可也不是没脾气。

要是脾气上来,像宜嫔那样惹恼她,她能记仇个十年八年的。

康熙解释道:“不是朕瞧不起你,是大阿哥想的太天真,太理所当然。”

康熙拉着阮烟的手,道:“朕也就是只讲给你听,准噶尔部作乱,朕不打算插手去管。”

阮烟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康熙。

“那您这几日发脾气?”

“那是做给人瞧的。”康熙道:“蒙古部族一向阳奉阴违,对咱们大清不服管教,朕早就想来个杀鸡儆猴,这噶尔丹跳出来的虽然早了些,却也是件好事。他闹了,朕才有机会出手去管。”

他说到这里,凤眸里露出一丝冷笑:“而且,朕还要叫喀尔喀部求朕去管。到那时候,那才叫做名正言顺。”

阮烟嘴巴微张,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

她怔怔地看着康熙,“您、您这……”

“吓到了?”

康熙挑眉,问道。

阮烟老实点头,她是真没想到康熙打得是这个主意。

怪不得康熙说大阿哥想的天真呢。

大阿哥估计是想不到他皇阿玛心这么黑。

他心黑?

康熙捏了下阮烟的手臂,“你这是在心里骂朕呢?”

“没有,哪有的事。”阮烟连忙矢口否认,“臣妾是感叹万岁爷真是英明神武,要臣妾说,咱们大清得亏有您这样的明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苍生才能……”

康熙对她的马屁还是很受用的。

阮烟夸赞了一番后,又想到胤福了,“那胤福文章做得怎么样?”

说到胤福。

康熙表情有些古怪,含糊道:“胤福这孩子,字倒是写的不错。”

阮烟懂了,悟了。

谁还没被老师夸过这孩子其实挺聪明就是不爱学习呢。

夸字不错,就说明文章写的实在不行,连康熙都无法夸赞。

阮烟倒是不介意,她早知道胤福不是这块料,她家儿子将来顶多就是当个清贵王爷,写诗画画能行,让他写这种文章,那是难为死她。

阮烟道:“那您觉得谁写得好?”

若是其他妃嫔,康熙都要疑心是不是有旁的目的。

可阮烟一向如此,康熙反而有些事倒是不避讳她,直接道:“太子和老四写的倒是不错,还有小九……”

“九阿哥怎么了?”

阮烟追问道。

“小九文章里写了要提前准备粮草,收缴赋税,以备不时之需。”康熙道:“这小九年纪虽小,但是有几分机灵劲儿。”

他又皱了下眉:“就是太重黄白之物,心思偏了,得好好磨一磨性子才是。”

阮烟沉默片刻。

她默默地给九阿哥点了蜡。

这孩子本来被罚了好些钱,这回又要倒大霉了。

“阿嚏。”

胤禟鼻子痒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富贵在外面听见动静,忙进来关心问道:“阿哥,是不是屋子里冷?要不再点一盆炭?”

“用不着,小爷火气壮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