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4/7页)

他脸上忽然露出个明朗的笑容,抖掉一身包袱站起来,向他的三位队友伸出手:“来吧!”

三个人同时站起来,伸出手和他交叠在一起。

高梓逸说:“咱们是上一届世锦赛500米的冠军。”

孟语乔挑了挑眉:“先卫冕一次再说吧。”

池朗摇了摇头:“一次怎么够,至少十次。”

顾染笑道:“十次就是十年,希望十年之后仍然是我们四个人……”说到这里,他又改了口,“还有嘉熙,不能忘了他,是我们五个人!”

“没错,我们五个人一起!”

队友之间的互相激励最是鼓舞人心,四个人走进场内的时候,状态显得非常放松。

奥地利并不是短道速滑强国,在男子5000米接力这项比赛中,他们本国队伍甚至连半决赛都没进。

此时此刻,看台上来自东道主的观众虽然手中挥舞的都是本国国旗,但他们齐声高寒的却是顾染的名字。

这个还不满17岁的中国少年长相帅气,天赋惊人。短短三天的比赛,他用一项赛会纪录证明了自己的恐怖实力,也在1500米的比赛中让大家看到了他顽强不屈的一面。

不仅是奥地利观众,许多从欧洲其他地方赶来的冰迷也被他圈粉,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为他加油,帮助他把这个异国他乡的滑冰馆变成自己的主场。

中国队位于第一道,旁边是韩国队,第三道是加拿大,第四道是美国队。

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仍然是旁边的韩国队,男子5000米接力,考验的不是选手的滑行水平,而是四个人之间的配合,交接棒以及应变能力。

中国队占了个好的道次,加上第一棒孟语乔的爆发力和起跑反应速度都很不错,顺利抢到了第一位。

前十圈,中国队并不在意被身后的对手超越,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滑行,有条不紊的执行自己的战术。

到了十圈之后,顾染利用一次弯道狠加几刀重回第一。

从这个时候开始,高梓逸每次滑行都要多半圈,而其他人都是一圈半。这样一来,他们在每个交接棒就能错开韩国队,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这种差异化交接棒是不固定的,每到高梓逸这一棒,他都会多滑半圈。

韩国人也有自己的战术安排,不可能为了这半圈去做出调整,那样只会打乱自己的节奏。

于是,他们想要趁着交接棒的混乱,对中国队进行超越的战术完全施展不出来,因为中国队交接棒的时候,他们还有半圈。

然而,他们交接棒的时候时候,中国队早就完成了换榜,开始起速滑行。

直到三十多圈的时候,中国队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领先优势。韩国队在后面,越来越急。他们的教练也在场边急坏了。

顾染听到好多次黄在显的吼声,他只敢吼李仁赫和金旭哲这俩晚辈,并不敢吼队内咖位比他更高的尹灿宇。

他们的教练也在场边大喊着什么,一直喊,每一圈,每一次交接棒都喊,非常激动。

程森抱着手站在中国队的教练席上,看了一眼韩国队那边,问徐清:“我是不是也应该象征性的喊喊。”

一般情况下他是很安静的,除非确实有指令要向场上的运动员传达,才会在他们路过自己身边时,言简意赅的喊出来。

徐清白了他一眼:“你还是安静一点吧。”

中国队一直领先到第四十圈,直到池朗和高梓逸的最后一次交接棒。

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了交接棒,但是,孟语乔却忽然降了速度,就是这一瞬间,身后的尹灿宇抓住机会,一下子超了过去,然后完成了和李仁赫的交接棒。

接力比赛越到最后,就越是混乱,一共四十多圈,四支队伍加起来十六个人完成比赛,交接棒时机和顺序都不同,大家看得眼花缭乱,并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明明领先的中国队,会忽然出现不合常理的举动。

韩国后来居上,现在比赛还剩下最后三圈半,就算有顾染这个天才,想要翻盘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无论看台上如何议论刚才那一幕,场上的队员并没有受到影响。

比赛还在继续,也正是最关键的时候,他们不可以分心。

最后三圈半,两次交接棒,韩国队的最后一棒是黄在显,他把位置守得很好,短短两圈,顾染找不到任何超越的机会,只能遗憾的第二个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