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4页)
他住在冰上训练基地的教练员公寓,一个月至少比别的教练多值班三次,有些有家庭的教练还时常请他代班,他都来者不拒。
并且,一天三顿都跟着队员们一起在食堂解决,时不时晚上还要给他们加点训练量,或者单独指导。
所以顾染晚上也并不孤单,时常会有被徐清叫过来一起加训的师兄师姐陪他。但顾染一定是接受徐清单独指导最多的那个人,因为别人可能是几天一次,他是每天都在。
就算是加训,徐清给他布置的训练计划也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是恢复性训练,然后是基础训练,技术滑……
如果有别的队员在,徐清就会让他们俩一组,完成布带牵引训练。
如果没有其他队员,徐清就会自己上,配合顾染训练。
根据顾染的观察,徐指导这个人惯会偷懒,每次自己上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就让他练别的去。
眼看就要到十二月,省城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雪,天气越来越冷,已经到了零下七八度。
就算按照冬天的作息时间,队员们可以多睡一个小时,但早上起来出早操仍然能要了他们的小命,每天早上一到六点,男生宿舍走廊哀嚎之声不绝。
要是这天正好是徐总管值班,谁嚎得最大声,谁就被罚得最惨。
徐清站在训练场中央,套了件和队员们同款运动服,一手拿着口哨和秒表,一手撑着腰,目光一直追随着跑道上正在跑操的队员。
男生们挤在一起小声议论:“徐总管应该赶紧谈个女朋友,分散一下注意力,省得每天都来折磨咱们。”
“钱领队不是老喜欢给年轻教练介绍对象吗,请她帮帮忙,解决一下咱们徐指导的终身大事。”
“主要是拯救我们于水火。”
顾染往侧过头去看了一眼徐清,说道:“有点难。”
“怎么说?”有个队友问他,“咱们徐总管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也算一表人才。”
顾染却说:“我感觉他腰不太好。”
“这这……这可麻烦了”
这时候,徐清在不远处大喊一声:“你们几个,聊够了没,没聊够旁边站着聊会儿。聊够了再跑。”
他这一嗓子,没人敢再吭声,赶紧拉开了一点距离,认真跑起来。
顾染这么说不是没有根据的,他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训练,和徐清相处的时间最长。
据他观察,徐清没法保持一个姿势太长时间,尤其是坐飞机的时候,过一会儿他就要换个姿势。
他们在场上比赛,他站在场边的教练席也一样,有时候双手撑在防撞垫上,有时候拉一把椅子过来坐一会儿。
他配合顾染做布带牵引训练,时间直接减半,一开始顾染以为他是偷懒,后来才发现,他是真的时间长了腰受不了。
就这么一会儿,他都得扶着自己的腰半天才能缓过来。
顾染一向是个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的孩子,稍微想想也就想明白了。
徐清才刚满26岁,退役的时候才24岁,对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来说,正是当打之年,又在一个奥运周期的中间,他怎么没坚持到冬奥会就退役了,那必然是有他无法坚持下去的原因。
这个原因,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伤病。
但徐清从来不向他们提起这些,他甚至很少说起自己当运动员时候的事情。
顾染也只从他嘴里听到过一次,就是从上海回来,帮他做PPT分享,偶然看到一个他当年的比赛视频,他十分坦然的表示,自己对这场比赛的失利负主要责任。
这么一想,顾染就对徐清这个人肃然起敬,不管他在训练中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顾染都会照做。
但是,他那张嘴实在是太讨厌了,时常让顾染有种弑师的冲动。
精英联赛第三站的比赛又是选在了一个南方城市,这次却不是阳光充足的海边,而是一个又湿又冷还没有暖气的内陆城市。
顾染从小就生长在北方,到了冬季,虽然外面冰天雪地,但是屋子里有暖气,室温常年在二十度以上。
他哪里遭受过这样的魔法攻击,室内比室外还冷,在房间里坐了一会儿,鼻涕泡差点冻出来,这才反应过来酒店房间里有空调,赶紧去找遥控器。
这次比赛对于顾染来说简直变成了一种考验,不但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总感觉身上的衣服没有干透,关键是他也适应不了这里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