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4/5页)

对于当时的几个门派而言,南溟山变成了一块心病。

他们想要探明南溟山的具体情况,却又不想要让门下弟子再做无用的牺牲。

无奈之下,驱鬼者们只能采用了折中的办法,在南溟山周围拦截,将南溟山的危险牢牢控制在山内,不让影响范围继续扩大。

但即便如此,南溟山下的村子,仍旧受到了波及。

村里的人一波接一波的死去。

最开始的时候,失去了亲人的家属还会悲伤的哭泣,郑重的操持祭奠,用早已经为老人准备好的棺木下葬。

可是很快,死亡的范围已经不再是老人,而是将中年人甚至正值壮年的年轻人也囊括其中。

死了家人的村民强忍悲伤,在送走了老人之后,又开始送走家中的顶梁柱和年轻人。

村子附近的棺材铺很快就卖完了所有棺材,雕刻墓碑的匠人忙得昼夜不眠。

但即便如此,依旧跟不上村人死亡的速度。

而隆重的灵堂和考究的棺木,也变成了潦草的丧葬和随意买到的棺木。

到最后,甚至村人连棺木都无法买到,放在家中的尸体在炎热的天气下开始腐烂,尸水流淌了满床,虫蝇爬满墙壁,嗡嗡作响。

还活着的村人,已经没有眼泪了。

他们对死亡已经麻木,痛到没有了感觉。

有些人家甚至整家灭门死亡,无一活口。

尸体堆积在家中,却再也没有人能够操持他们的丧葬。

而邻居们也都忙着自家的葬仪,筋疲力尽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又怎么抽得出精力去管隔壁灭门的尸体?

当时去往村子查看情况的海云观道长中,就有王道长。

年轻的王道长一踏进村子,就差点被尸体的恶臭熏了个仰倒。

虫蝇嗡嗡响着在空中盘旋,无人耕种的荒废田野间残留着纸钱,随风被轻轻吹起。

而村中的道路上空无一人,家家户户安静无声。

就连嬉戏的孩童都没有。

一片死寂和萧条。

王道长站在村口,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被这样死寂的场景攥住,连跳动都慢了下来。

满心荒凉。

村子里的三岔路口站着迷茫的魂魄,浑噩不知应该往哪个方向离去。

没有了活人的村屋中,茫然的魂魄坐在椅子上,脚下就倒着自己已经腐烂的尸体。

一路走进村里,越是看,王道长就越是心惊。

他不知道这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年轻和没有阅历也让他更加容易心软,同情起这些村人,想要尽可能的拯救活人,送亡者离去。

但一名苍老却精神矍铄的阿婆,却制止了王道长。

‘死亡的都是有罪之人,年轻人,你最好不要管这件事,立刻离开村子。’

阿婆自称姓南,干练简洁的向王道长说明了原因。

村中的人在死亡之前,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就是魂魄离体。

不仅死亡的人有,还活着的人也同样有。

只是,有的人魂魄被留在了阴间,有的人,则平安还阳。

南阿婆也同样经历过这一遭。

‘阎王爷发怒,要带所有有罪的魂魄前去审判,有罪的要偿还他们的罪孽。’

南阿婆冷笑:‘如果有些人不是为了要金孙,接连送走了刚出生的女童,又怎么会有此下场?如果有人不是逼死了年轻媳妇,又怎么会被阎王爷审判?’

‘甚至还有些人,竟然想要和南溟山里的那位一起胡闹,枉顾生命,献上祭品,和邪巫又有何异?’

王道长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层原因,一时错愕无法回神。

南阿婆却催着他离开,告诉他亡者皆有其罪,不必同情。

‘我已经把我家幼儿送走,接下来,就是去南溟山内,乞求那位停手。村中剩下的人也都和我是同样的想法。’

南阿婆眼神坚定:‘既然我们村的人也参与其中,那我们就有义务制止。’

因为南阿婆在村中德高望重,还会主持村中丧葬新生,算是村中巫婆,所以她对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心如明镜。

尚且稚嫩的王道长被南阿婆轰走,还没出师的他也不敢擅自拿主意,就出了村去询问海云观的道长们。

等道长们闻讯匆匆进了村,却只看到了空无一人的村子。

南阿婆和其他幸存的村人,消失了。

道长们无法确认他们是否是进了南溟山,因为他们循着村民们踩出来的小路想要进山,却再次迷路,走到最后又绕回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