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5页)
曾校长这一刻才明白,老朋友为什么这么激动了!
能在这种学术专刊上发表专业文章,而且还是一次性三篇,换了他也激动啊!
“这个刘美云同学啥时候毕业,把她分配到我们单位来吧,我们国家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啊!”曾校长朋友这一趟过来,也不单单只是来夸刘美云的,他是来找曾校长要人的!
像刘美云这么优秀的人才,本身又是学的经济专业,来他们单位工作是再适合不过。
“她还有两年才毕业呢。”
曾校长一盆冷水,泼老朋友头上。
“……”
刘美云结束交响乐团访华接待的光荣任务,重新投入到紧张学业中的时候,校长又把刘美云叫到办公室,一通鼓励表扬,当然老朋友来学校专门挖人的事他没说。
说出来怕刘美云飘了。
可曾校长哪晓得,刘美云压根就没想过毕业等分配那事儿。
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好好表现积累成绩,争取提前毕业,专心干她的个体户咧!
而姚顺六那边,也不用刘美云操心。
跑了几趟羊城后,他现在别说已经清楚去哪里能拿到低价质量又好的货,甚至还能学一两句羊城话!
刘美云就偶尔过去看看账本,除了喇叭裤,她又让姚顺六拿了□□镜、和的确良衬衫,一套搭配下来,夏天走在京城的公园大街上,形成一道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不过,也正像刘美云说的那样,喇叭裤在京城穿的人越来越多,入这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好些待业在家没有工作的回城青年,趁这机会,也跟姚顺六一样,南下羊城,或者直接去沪市拿货,再回京城销售。
刘美云翻着账本上的销售统计,看见有一栏,直接13块一次性出了200条。
“现在好多找我订货的,而且一开口还要的不少。”
姚顺六现在都开始头疼,每次拿回来的货,不到几天就没了,而找他预定的人却还不少,他都快逐渐从零售转成批发了,虽然单条少赚几块,但是资金流回流快啊,而且节省人力和时间,他多跑一趟羊城,赚回来的钱就比自己零售还要多了。
就是他只有一个人,运输也是个麻烦,每次跟火车都得打点关系,太多也不行。
“对了”姚顺六突然想起来,跟刘美云说道:“一次买300条这个,是个女的,我卖完怕有问题,还偷偷跟了段时间,发现她是你们学校的,而且她还在卖头绳,就这种的,一毛钱一个,还在你们学校附近租了间院子放货,这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吧?”
姚顺六主要是担心这个。
华清大学的同窗,也在做个体户?
刘美云倒是挺好奇。
这时候很少有像她这样,在大学念着书,还不安分出来赚钱的吧,大部分都是在家待业的人才肯出来干这个。
不得不说,这位同学,很有钱途。
刘美云:“对了,姚大哥,这几个月你辛苦下多跑两趟羊城,等明年年初我想开一间服装店。”
姚顺六惊了,“开店?”
“对,服装店。就在二环内,靠近市中心的位置,你有空的话,帮忙打听一下那附近有没有合适的铺面。”
“能行吗?”姚顺六有点不敢相信。
他们这卖喇叭裤还不到一年,刘美云就要自己开店,虽然京城这一年开始,街上也冒出不少私人做生意的铺子,可大部分都是卖些早餐、或者理发店、补鞋和修自行车的,私人的裁缝铺子他见过,可是服装店目前还真没出现过。
“肯定能行,你只管多准备点资金。”
刘美云语气笃定。
现在都79年夏天了,要没记错的话,等十月份最早的一份个体户经营执照也就出来了,到时她也提前去申请一个,等执照下来,赶在80年初寒假结束的时候服装店开业,时间刚刚好。
当然,姚顺六现在还不能未卜先知,也不知道有营业执照这回事。
但是看刘美云又是那副自信的模样,他也不再问什么,反正每一次,听刘美云的话就对了。
“那开店,也要不了那么多钱吧?”姚顺六疑惑。
他现在手头,去掉给自己的那份分成,单属于刘美云能动用的那点资金就有2万多将近3万了。
谁能想到,刘美云从当初的2000块,这才短短一年时间,就翻了十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