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不堪一击(第2/4页)
听上去好像挺简单。
然而在1861年比利时人欧内斯特·索尔维发明索尔维制碱法,以及后来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侯氏制碱法之前,苏打几乎不可能制造。
那本小说当中只是说了主角会制取方法,但具体方式却没有写明,因此赵祯相当难受。
又错失了一个剽窃创意,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生物学家、农业学家、现代遗传学之父,改革派先锋,大宋世界霸主地位的奠定者,王朝基业的开拓人等一系列称呼,遗憾地要少一个化学家了。
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曾勇他们就只能通过肉眼远远地观望,他们看到在外围有大量的西夏铁鹞子骑兵游弋,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也是个威胁。
“走!”
曾勇挥挥手,身后骑兵们顿时向前疾驰。
张文武不甘示弱,同样催动马匹。
一千人的骑兵团分出左右两翼,排列出整齐的队形向前方跑去。
大概过了几分钟不到,距离城池至少十余里外的铁鹞子斥候兵们迅速发现了他们,登时各种号角、哨声不断。
有斥候迅速向李元昊汇报,得知只是一千左右的宋国骑兵来袭,他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派出三千铁鹞子重骑兵去拦截即可,目光依旧放在远处的城池。
由于他的火炮占优势,此时兰州城显然落入下风,就连城楼都被轰塌,上面的守军已是心惊胆战,反击的频率也小了许多。
而这边曾勇他们继续向前进发,离西夏人本部军阵还有大概六里位置,三千铁鹞子围拢而来。
“杀!”
他们都穿着重型铠甲,手中举着弯刀,嘴里发出狼嚎般的声音。
双方都没有冲锋,只是让马匹徐徐前进。
因为马擅长短途爆发力,如果一开始就冲锋,会严重浪费马力,特别是西夏重甲骑兵,一轮冲锋其实跑不了几百米。
可是让西夏人没有想到的是,距离他们不过二百步处,敌人却忽然停了下来,远远地看着他们。
虽然有些疑惑,但西夏人不会停,他们继续往前缓缓笃步。
只要到一百步,也就是一百四十米左右,他们就会正式发起冲锋,向前犹如轰鸣的钢铁军团一样,将前方的一切碾压成齑粉。
“举枪!”
曾勇和张文武都高声呐喊。
几乎所有宋军士兵都从背后把火枪拿了下来。
“填弹!”
他们继续大喊。
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把米尼弹塞入枪膛当中。
而此时西夏人离他们还有二百多米。
“准备!”
等过了十秒钟,两个指挥使又喊。
所有士兵都举起了枪。
“发射!”
“砰砰砰砰砰砰!”
白烟从枪管中瞬间冒出来。
无数细小的铅弹在火药和膛线的推力下,以极快的速度出膛,撕裂虚空,射向敌阵。
“啪啪啪啪啪!”
大量子弹射穿了西夏人的铁甲,顿时成片的铁鹞子倒下。
“嘶!”
活着的铁鹞子们倒吸了一口冷气。
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只知道宋人举起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长管对准他们。
一阵“砰砰砰砰”的响声之后,队伍最前面的骑兵们如中邪了般从马上衰落,地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当场死去,还在痛苦中哀嚎。
这让其余西夏骑兵一阵踌躇,个个都忍不住拉着马绳,畏惧不前。
后方一个将领见前方畏缩,用党项话大骂了几句,再次催促士兵们向前移动,只要到百步,他们就可以催动马匹发起让对手死亡的冲锋了!
可仅仅过了二十多秒,那死亡的“砰砰砰砰”声音再次袭来,前方又是大片士兵倒下,仅仅一个照面,他们就损失了数百人。
“啊!”
终于有人忍不住,在见到眼前的队友莫名惨死后,忍不住大叫了一句,随后调转马头逃跑。
这下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其余两千余残存的铁鹞子,纷纷向后方逃窜而去。
“追!”
曾勇和张文武高声大喊。
诸多宋军骑兵立即收枪,催促着马匹向前追击。
他们的装备是这样的,身上穿着宋军秋季军服,右侧腰间悬环首直刀。
左侧腰间则挂着一个小包,包里有三颗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