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4/6页)
丁弘林顺着宋延年手指的方向看去,点头,“是的是的。”
“我们也是找了道长看过的,说是那片山脉地势好,阴宅落在山上有利于家里的子孙,尤其是举业的子孙。”
宋延年闻言看向丁允星。
这举业的子孙,应该就是他吧。
丁允阳穿的是灰色的短褐,而丁允星穿的是长衫,再对比两人面上的皮肤,显然,丁允星便是丁家那读书的儿郎。
果然,下一刻就见丁弘林拉过丁允星,自豪道。
“我这侄儿虽然身子不中用了一点,但他脑袋瓜好使啊,他爹以前是童生,他也不差,明年打算下场考秀才了。”
丁允星面皮有些红,“叔!”
在大人面前这般模样,简直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
宋延年点头。
他看向那片山,招呼其他人,“那咱们走吧。”
《堪舆漫兴》有云:问君何者为父母?穴后巍峨耸一山,前从相生不相克,儿孙赴举不空还。
宋延年的目光在穴山扫过,前头穴山,后者父母山,这丁弘树葬的那片山,便是父母山。
……
日头当空照,众人看着墓碑,心里无端的发寒。
丁允星靠近丁允阳,脸都有些青白了。
“大哥,咱们老爹的墓……这草怎么长得这么凶啊。”
众人沉默。
是的,这不到半年的时间,这里的草就像是长了三五年一般的茂盛,藤蔓弯弯绕绕,甚至将墓碑也缠绕住了。
整个坟都荒了!
宋延年上前两步,他扯了扯墓碑上的藤蔓,露出下方的青石,一道灵魂深处的喟叹幽幽响起。
众人一惊!
李华贤偷偷的往宋延年方向挪了两步。
丁允星白着脸左右看,惊疑道。
“哥,我好像听到了老爹叹气的声音!”
丁允阳没有说话,他只是握紧了手中的锄头,显然内心是不平静的。
丁弘林年纪大一些,对生死看得也比较淡,他抖着手上去帮宋延年扯墓碑上的藤蔓,不住念叨。
“哎,老哥哥是不是在下头遭罪了啊!”
扯开藤蔓后,宋延年环顾了周围一眼,最后捻了下地上的土,叹了口气。
都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由此可以看出,这点穴一事是堪舆相地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这个地方山势不错,穴前之地明堂也不差,是群山聚绕,众水朝贡,生气聚合之地。
但这道士唯独漏了这土质。
丁允星这下是不得不信了,他忙不迭的追问。
“这地质怎么了?”
宋延年:“点穴时要考虑龙、砂、水的方位,找出一个生气进,死气出的点,那个地方才是埋骨之地。”
他捻起地上的一捧土,继续道。
“此地阴寒,你看这土,黄中带黑,黑中却又挂着几分红,再加上你们点的这出穴地死气难出,生气凝结……是大凶之地。”
难怪养出尸了。
丁家三人脸又白又青,丁云阳握紧了手中的锄头,宋延年毫不怀疑,要是当初那点穴的道人在这,他当下就会拿这锄头往道人头上招呼。
宋延年:“开始吧。”
丁家人的视线看了过来。
丁允星:“大人?”
开始,开始要干嘛啊?
宋延年:……
他指了指丁允阳和丁弘林手中的锄头和铁锹,言简意赅。
“掘棺,此处不能葬了。”
……
丁家人除草的除草,挖土的挖土,丁允星甚至捂着脸哭了起来。
他跪在地上,手用力的捶了捶地。
“爹啊!都是儿孙不孝,您死后我们都要打扰您的安宁。”
他红着眼睛看向宋延年,问道。
“大人,我不懂,我们明明找了道人看过了,这葬地怎么就又成了凶地了。”
宋延年四处看了看,往上方走了几步,越过一个大石块,抬头一看,入目皆是疏朗,他又看了看脚下的土壤,开口道。
“那道人只差一点,如果是在此地点穴就还不错,这里是山来水回,富贵长寿的葬穴。”
李华贤看了看两者的距离,这两者相差不远啊,他惊讶道。
“这,这不是差不多吗?”
宋延年:……
差多了好不好。
“风水一事还是要严谨一些……罗盘分金差一线,都有富贵不相见的道理,点穴堪舆也是这样的。”
李华贤连忙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