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烽火不熄(第5/6页)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从秋天进入冬天,袁术支棱了没几天就放弃了勤政爱民,在身边人庆幸的目光中,再次恢复他的纨绔生活。
秋天吃柿子,南阳的柿子结的好,摘下来挑好的给大哥送去,一车不够再来一车,如果大哥府上那个天赋异禀的厨子再弄出什么好吃的法子,还他一张食谱就行。
吃完柿子还有梨子,梨子吃完之后淮南的柑橘也能吃了,柑橘刚送走,清热润肺的柘也能扎成捆运过去,大哥去年用这玩意儿弄了不少糖,嘿,一定是惦记着他嗜甜,所以才特意捣鼓这东西。
去年不知道大哥身边的人那么有本事,今年知道了当然不能错过,他特意在南边买了许多庄子种柘,今年肯定想要多少有多少。
他给大哥送东西只是单纯的孝敬兄长,才不是眼馋大哥府上的食谱,毕竟他和大哥自小一起长大,家里有的东西他都有,怎么会眼馋这点东西,大哥不要误会,当然,如果大哥实在想要回礼他也不介意。
亲兄弟也要有来有往,礼轻情意重,他不嫌弃食谱不适合当礼物,只要是大哥送来的东西他都喜欢。
原焕府上一年四季没有断过时令果蔬,每次听到府上管事来说南阳那边送了东西过来他都很想说,如果袁公路把搜罗东西的心思用在和袁绍争地盘上,他们兄弟俩谁走的更远还真说不准。
如此锲而不舍,谁敢说他没有毅力。
也是个人才。
袁璟小家伙病好之后很快恢复书院生活,原焕这回不敢再掉以轻心,书院不能带奶娘侍女,他便给袁璟和郭奕一人挑了两个年纪大点的书童,既能和他们一起进学也能顺便照顾他们。
张辽的亲事也定了下来,小伙子高高兴兴的把媳妇娶回家,第二天就被几个好友拉到大营里比拼身手,主公只说成亲当天不能闹,没说成亲第二天也不能闹。
虽然他们家里媳妇孩子都不缺,但是张文远这混蛋太嘚瑟,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左右成亲之后不需要他用那张脸去讨好岳家,较量起来也不用手下留情。
成了亲的男人不能退缩,身上没点儿真功夫怎么好意思回家和媳妇温存。
于是乎,犯了众怒的文远将军在家歇了小半个月,直到那张俊脸恢复如初才敢去渤海上任。
外面天寒地冻,窗外雪花簌簌,自从开始下雪,原焕就再离不开炉子,不得已非要出门的时候必定裹得里三层外三层,也就是他长的好看,又是个高挑的身材,这么个裹法看上去也不显臃肿,不然入眼就可能变成小家伙们那样,一旦滑倒就能变成到处乱滚的圆球。
大雪连下了好几天,道路不好清理,书院和官署都放了假,袁璟最近开始练字,小家伙志气不小,刚开始握笔就以他爹做榜样,立志要把字写的和他爹一样好看。
原焕谦虚的表示他这几年疏于练习疲懒很多,不敢带坏小孩子,练字是个苦功夫,他回头问钟繇讨几副字帖来给小家伙参考,要学就学大家,钟元常的字比他好看多了。
袁璟小公子不理会他爹的劝告,在他心里父亲是最厉害的,干什么去找别人要字帖,不要。
小家伙拒绝的干脆,听的老父亲直感叹,然后他就以教家中小辈习字为由找钟繇要了字帖自己欣赏。
计划通。
他们忙活了一整年才争取来冬天安逸度日的机会,只是安逸日子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
或者说,不是麻烦,而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天地间雪花纷飞,大街上不见人影,荀彧急匆匆通知其他几人到他们家主公府上议事,冒着风雪匆忙前来,甚至连一贯的温和淡然都维持不住。
关中百姓大饥,朝廷无粮赈济,司徒王允派兵强抢富户激起民愤,小皇帝一气之下只带了几个亲信跑出皇宫,只给杨彪留了封信就不知所踪。
对王允来说是不知所踪,对荀彧来说,他得赶紧通知他们家主公,然后派人去城外接人,再不去接应,当今天子就要冻死在邺城外面了。
原焕眉头紧蹙看着荀彧递过来的帛书,揉揉额头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京城会乱,所以特意提前做了准备,原以为情况不会坏到史书上那种地步,没想到即便提前有准备,长安的乱象也依旧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