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2/3页)

“这是何物?”姜恪用筷子夹起一个辣椒圈问。

“此物名为辣椒,与茱萸、花椒、芥末类似,皆是味含辛辣之物,不过比起茱萸和花椒,辣椒之辣更为鲜明,”姜舒解释道,“阿父还记得之前送来红薯的那位隐士吗,这些辣椒也是他送来的。”

“那位隐士他又来了?”

“没错,不过这次他依然放下东西便离开了,儿未能说服他留下。”

“嘶!果真鲜辣无比!”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姜显已经挑起鱼肉尝了一口。

这一口着实惊艳了他的味蕾,从未有如此张扬的辣味在他舌尖停留过,辣得简直有些生麻,偏偏这鱼肉辣中又带着极为鲜嫩的味道,令他顾不得喝上一口莼菜汤缓缓,便又忍不住夹起一筷子鱼肉放进了嘴里。

“兄长,此鱼如何?”

“甚为鲜美!”姜显面庞微红地笑道,转而催促起长辈:“阿父阿母,你们也快尝尝这加了辣椒的鱼肉。”

见姜显吃得这般高兴,姜恪也对那一层红红的辣椒好奇起来,他拨动口水鸡上的辣椒蒜末,从里面挑出一块鸡肉咬了一口。

起初尝到的是鸡肉的爽嫩,酸香中带着些油味,而随着牙齿咀嚼碰撞着鸡肉,一股子麻辣味道逐渐在舌尖迸发,令他不由得微微扬眉。

“不错。”姜恪淡淡夸赞,抬起筷子往别的盘子伸去。

口水鸡做得没有那么辣,姜恪吃着接受度也很高,他以为辣椒就是这个味道,直到吃了麻辣子鸡,他这才体会到何为辣椒之辣。

几乎是接触鸡肉的一瞬间,舌头变得又烫又麻,仿佛被密密麻麻的针刺着,难以克制的焦躁直逼心头,姜恪连忙端起汤碗饮下几口莼菜汤,这才舒缓些许。

然而放下汤碗后,他看着铺满辣椒的鱼头,却又忍不住将筷子伸了过去。

姜舒见状便劝道:“若是吃不习惯还是少吃些,免得坏了肠胃。”

柳氏口味清淡,尝了几口辣菜觉得颇不适应,就没再继续,反倒是姜泽小小年纪,吃了口水鸡后还觉不过瘾,一个劲地夹鱼头上的鱼刺嗦味。

他和姜显与姜恪一样,初时吃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后来反而越吃越起劲,还对姜舒道:“三叔父,我极喜爱这鱼头做法,下回家宴可否再做一回?”

姜舒想了想道:“应当是可以的。”

小孩子立即高兴起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道:“多谢叔父。”

坐在旁边的柳氏怕他吃坏肠胃,劝道:“莫要贪食,别的菜也可吃一些。”

姜泽被祖母训了一嘴,这才将筷子移向别处。

柳氏往孙儿碗里舀了一勺冬瓜盅,又往自己碗里舀了一小勺。

不同于姜恪和姜显,她不是很吃得惯辣味,反而喜欢那小小的冬瓜盅。

冬瓜中心掏空,里面装有木耳、竹笋、鸡腿肉、鲜虾仁、腌肉等诸多食材,其鲜美滋味着实令柳氏差点咬掉了舌头,恨不得天天吃上一回。

只是看这菜肴外形精致,所用食材也极多,做上一回怕是不便宜,柳氏便什么也没说,只是不动声色地将小冬瓜里的菜就着粟米饭吃了个干净。

倒是一直观察着众人口味的姜舒发现了他母亲似乎还挺喜欢这冬瓜盅的,便琢磨着下回家宴再安排厨房做几道粤菜,柳氏应该也会喜欢。

兴许是因为菜中加了辣椒,今晚这顿饭吃得格外火热,直到日落西山,席间餐盘大都清空后,姜舒方才擦擦嘴问道:“阿父和兄长觉得,这辣椒可以种得?”

“自然要种,”姜显率先接话,“今日这餐酣畅淋漓,辣椒功不可没!”

因是分餐制,每人盘中的菜量都不多,姜恪将几道辣菜都吃了个干净,向来崇尚简素的他难得吃得有些撑,对辣椒的喜爱自然也表露得彻底。

闻言,他便挥手道:“从官田划地,有多少便种多少吧!”

姜舒安利成功,不禁扬起唇角:“听阿父的。”

·

辣椒播种同样拖延不了时间。

翌日一早,姜舒就吩咐厨房将辣椒取籽,待晒干后便可交给颜如玉育苗播种。

至于剥完籽后的辣椒表皮则切碎腌成剁椒装罐,这么一来,姜泽爱吃的剁椒鱼头下回也还可以再做。

安排好此事,姜舒又拿出自己特意留出的几颗辣椒放于小木盒中,随即摊开信纸,写下几种辣椒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