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4/5页)
红毯的尽头,则是为今天开业典礼专门搭建的舞台,背景是长城车队在公路上飞奔,追逐着真正的长城。
蓝天白云之下,昔日的长城为夏国阻挡了匈奴的进犯,而今日的长城为夏国筑起了汽车工业的大坝。
两相辉映,这照片让不少人为之动容。
何熙跟着张俊和刘成礼一出现,现场立刻掌声雷动。
这样的典礼其实流程都是差不多的,主持人介绍一下汽车城的意义,然后又请何熙致辞,随后就是剪彩。
等着一切结束了,热闹才刚开始,因为采访开始了。
有人问“何总为什么要建设汽车城?”
有人问“何总,您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也有人问“何总,长城扩大了产量,会不会价格调整?”
何熙都一一回答了,然后她看见了一个小姑娘,使劲儿的举着手,她就点了一下,“这位记者,你想问什么?”
对方连忙站起来,冲着她说“您好何总,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徐楠楠,我是南河省报的记者,同时我还有个身份,我是一名汽车工人的女儿。
我问问题之前,想先表达一下我的情感。
听说我要来这里采访您,我的爸爸想要托我跟您说段话。他是一名海州汽车厂的普通工人,1980年,随着合资企业的进驻,夏国的汽车行业一蹶不振,我清楚的记得,我爸爸最长时间,有六个月没有发工资。
所有人都说,我们没有路了,除了转产不可能再起来了,我爸爸在家里愁白了头发,我时至今日都记得他一直在问,为什么我们就是不行呢。
穷途末路之时,何总,晴天机械来了,海州汽车厂跟晴天机械合作,成为了长城第一装配厂。从那天起,我们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我爸爸的脸上再也没有出现过愁容,他天天恨不得六点半就去上班,每天晚上总要待到最晚才回家。可您问我觉得孤单吗?我不孤单。因为每次我问我爸爸,为什么干不够呢。他跟我说,因为过去我们想干没得干,而现在,我们终于扬眉吐气了。他骄傲,也想为这份骄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爸爸想让我跟您说谢谢。晴天机械不仅仅给了他一个饭碗,还带动了全国的汽车行业,我们的汽车成为骄傲。”
她说完就冲着何熙鞠了一躬,随后才问“我的问题是,这一路走来,您有什么感想想跟我们分享吗?”
谁不知道晴天机械带来了什么,没有晴天机械,现在大家买的就是合资车二十万一台,没有晴天机械,夏国的汽车也不可能走向世界。
这不是吹捧,而是事实,她的话一落,掌声就响了起来。
这毕竟是夏国第一个汽车城,自然来的媒体众多,摄像机和照相机不下数十台,这一会儿,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她。
可何熙的目光穿越了时光,看到了无数人,她回答说“帮我谢谢你爸爸,就是因为这么多可爱可敬的人,我们才能走的这么远。”
“你想问我的感想,那同样是感谢。我想谢谢这一路上所有的人。我今天其实请了很多人来,我记得,我们新车下线的时候,曾经自报家门过,今天汽车城成立,那么多媒体在,我来点个名行不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立刻就有人应了“行啊!”
何熙一看是张胖子,笑着说“先感谢我的亲人,我的姥姥张贵芬,我的舅舅李大壮,舅妈王淑梅,大哥李一民,二哥李仲国,三弟李季军。没有他们,我的第一个水泵改造都不可能成功!“
张贵芬他们都没想到会提到自己,很意外的连忙挥手。
“再感谢我的伯乐,海州厂原厂长徐海信,原技术科科长郑文华,原销售科科长霍知松,没有他们的信任,不可能带着海州厂,拿下部委大比武第一名。“
徐海信如今已经退休好多年了,满头白发,冲着大家微笑着。
“我还要感谢敢于对我破格使用的张俊副部长,是他给我机会参与到了与泰斯集团的谈判,从而有机会换回了第一条发动机生产线。”
张俊副部长点了点头“我的确调了你来,只是觉得你精通技术,是你自己太优秀。”
“还要感谢张千山厅长,帮我协调,最终让发动机生产线落地,我还要感谢张胖子,左康健、庞波溯他们这第一批就敢跟着我干的零配件厂厂长,我还要感谢信任我的胡勇、鲁大华、岳州、葛红强等厂长,谢谢你们相信我,敢用我的方案重组汽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