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攒嫁妆(第2/3页)

头面是指簪、钗、坠子等头饰,几十年前的旧式女人都很少戴,更别说现在是新社会,基本上没人戴,只能往老物件里面找。

至于首饰倒好办,柏青松现在就是干这个的,找他帮忙换一下,无论是金的银的还是玉的,都能换到。

“我最近跑了好几个县城,换了几个成色不错的玉镯子,等会儿拿给你看看。要不是时间太紧,我还能再换几个。”

现在城里的供应是真的不够,不是吃不饱,而是细粮不够吃。家里条件好的,手里捏着钱却买不到细粮,只能想办法跟人换。

顾春来有门路弄到细粮,人家就愿意拿东西跟他换。

“在哪儿呢,给我看看。”一听这话,魏淑华顿时坐不住了,她老早就存了心思,想给闺女攒嫁妆。

家具木料是不用愁的,山谷外围就是森林,里面什么品种的树都有。至于田产铺子,现在是不兴这些了,田地属于国有,铺子也很难买到。即使能买到,也是不敢买的。

除了这些,就是女孩子的头面首饰了。这个时代不兴头面,金银首饰也不敢高调戴出去,但金银是硬通货,哪个时代都能当钱用,她肯定要给闺女攒起来的。

要是没条件就算了,但现在有条件,她不想委屈女儿。

顾春来不知魏淑华心中的打算,他双眼平视前方,右手指了指座位底下,“这下面有个盒子你拿出来看看。”

这车上也没外人,魏淑华找到盒子打开一看,一共六个镯子,都用棉布包好了,单独放着。

她挨个打开看了,其中有两个是素金手镯,用魏淑华的眼光看,除了分量重也没别的优点了。剩下四个都是玉镯,两个软玉,两个硬玉。

硬玉也就是翡翠,质地清透,色泽淡雅,水头也不错,做工只能算中等。以魏淑华的眼光看,这两只镯子的品质最多算上等。

另外两只软玉手镯,一只宽一只细,宽的那只色泽偏暗,上面雕刻着龙凤祥云,看着像是老物件。细的那只应该是修补过的羊脂白玉,两头做了金玉镶嵌。

她问顾春来:“这一共花了多少钱?”

金价是固定的,金手镯的价格上下浮动不大。但是玉镯子的价格就不好定了,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现在不是乱世,但玉镯也卖不上价,除非品质极好,否则很难卖出高价。

“没花多少钱,也就那俩金镯子值点钱,其他几个都是添头。”说完,他快速看了魏淑华一眼,压低声音说,“你放心,我没占别人便宜。”

他做的都是诚信生意,不会干那种趁火打劫的事。

魏淑华盖上木盒,轻声笑言:“你是什么人,我比谁都了解。”

“媳妇儿,你真好。”顾春来一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悄悄握住魏淑华的手,嘴角止不住往上扬起,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他在开车也不敢乱看,因此并未发现魏淑华的异样。

魏淑华故作镇定地偏过头去,只觉脸颊发烫,整张脸像是在燃烧。

留守儿童顾瑾玉还不知道她妈已经开始给她攒嫁妆了,她现在忙得很。

魏琳琅也很忙,他养的鸡早就开始下蛋了,这期间他又找人换了小鸡仔,按照大小和批次分开养着,他每天都要给鸡宝宝们做记录,一边实践一边学经验。

山谷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鸡宝宝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吃的是魏琳琅养殖的蚯蚓和山里的草籽,喝的是正宗山泉水。这日子一快活,心情就美妙,心情一好,母鸡们也爱下蛋。

魏琳琅还发现,有好几只年轻母鸡每天能下两个蛋,从而激发母性,自己找了个地方抱窝了!

因此,赶在气温下降前,魏琳琅的山谷养鸡场又扩大规模,俨然是个小型养鸡场。

家养的鸡味道确实比野鸡更香,两个孩子现在除了卖鸡蛋,就是卖野鸡。除了留着下蛋的野鸡,其他都卖掉。至于家鸡,按照魏琳琅的计划,至少是要养一年才卖的,这样更卖得起价钱。

到了年底,两个孩子通过卖鸡卖蛋,已经存了不少钱,算是小富豪了。

但孩子们志向远大,并不满足。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看着被打整出来的两分地,顾瑾玉叹了口气,“算了,我们是小孩子,种两分地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