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发愁(第3/4页)

顾瑾玉还不知道魏琳琅立下的宏愿,她被魏淑华背在背上,一件很大的雨衣披在她身上,直接将母女两人笼罩。

出了四队才知道,以四队为中心,越靠近四队雨势越小,到了魏家大队,雨势就跟之前一样,滴滴答答下个不停。

下了这么久的雨,江里的水都快涨到岸上了,江边也有人成群结队网鱼,顾瑾玉甚至眼尖地看到魏宝珠。

“妈,是魏宝珠表姐!”

魏宝珠拎着竹篓子,守在路边捡河蚌。

河蚌味道腥臭,这玩意儿没人爱吃,捞到也是随手就仍在岸边,也没人愿意去捡。

偏偏魏宝珠愿意,她不嫌弃!

倒不是说魏宝珠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河蚌肉勉强算肉食,但它腥臭太浓了,如果不好好处理,煮出来也吃不下去。

但魏宝珠捡河蚌,并不是为了吃,她是为了里面有可能会出现的珍珠。

没错,魏宝珠还没放弃这件事。

自从知道顾瑾玉在河蚌里捡到大珍珠后,魏宝珠也惦记上了。但她之前先是得到龚向红青睐,被认作干女儿,一直住在县城,后来家里又发生巨变,她一直没找到机会。

现在她孑然一身,连饭都吃不起了,正是缺钱的时候,她迫切需要大珍珠救急!

“她在捡贝壳,魏宝珠表姐喜欢吃贝壳吗?”对于魏宝珠的行为,顾瑾玉显然很疑惑。

她是知道贝壳肉能吃的,但是贝壳肉只有一点点,哪能跟鱼肉相比呢?鱼浑身上下除了不占位置的骨头,全都是肉啊!

魏淑华也搞不懂,不过她现在急着去桥头公社赶车,没时间去关注魏宝珠的事。

魏宝珠还不知道自己被人发现了,她拎着满满当当一篓子河蚌,偷偷摸摸回到牛棚,准备开蚌。

多亏她上辈子看过开蚌直播,知道怎么开,也算有点经验。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她想的很简单,实际操作却很难。

首先,她没工具。

这些日子,她一直躲在牛棚,有住在牛棚的族人帮着打掩护,又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大队里偷鸡摸狗,好歹没饿死。

再加上她大姑魏淑华时不时送点红薯过来,这日子也算过得下去。

直到现在,遭过现实毒打的魏宝珠才不得不承认,在所有亲戚里面,只有魏淑华对她最好。

即使这个好,并不是建立在感情上,而是建立在利益上,但也总比魏家大队那帮子自私又恶毒的血亲要好得多了。

她现在万分庆幸自己的果断,在发现走投无路时,选择向魏淑华坦白真相。要不然,就凭她自己,她可能连开年那场降温都熬不过去。

魏宝珠问同住牛棚的族人借了柴刀,这把柴刀是家里唯一的利器,切菜砍柴都用这一把,被主人保养得很好,打磨得也很锋利。

魏宝珠小心翼翼打开河蚌,一股浓郁的腥味扑鼻而来。也许是贫苦日子过惯了,她竟然也没觉得有多难受。

将蚌肉取下来,翻来覆去地检查,也没找到一颗珍珠。

但她并不气馁,接着开。

“你在找珍珠?”苍老的声音悠悠响起,吓得魏宝珠差点把手里的柴刀扔过去。

魏行知饶有兴致地看着正在忙碌的魏宝珠,也没管他突然出声会不会吓到人。

“大爷爷,你在说什么啊,什么珍珠?”魏宝珠很快冷静下来,用天真无辜的眼神看着魏行知,“我看到路上好多河蚌,都是别人不要的,就捡回来了。”

“虽说河蚌肉不多,又腥,但这么多蚌肉,也够我们吃几顿了。”

“蚌肉可是好东西啊!要是调料充足,蚌肉的味道可比猪肉还好。唉,可惜了……”见魏宝珠不愿承认,魏行知也不去招人嫌。

但又怕这孩子做了无用功,他又劝了一句:“咱们这一片,很少捞到珍珠蚌。不过也不是没有,都得碰运气。”

那意思很明显,她要想捡到珍珠蚌,除非运气逆天。

魏宝珠动作一顿,她紧抿着嘴唇,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却又不得不接受。

魏行知就是被魏光荣斗倒的大地主,听说他以前生意做得很大,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回到魏家大队,当个平凡的地主,守着田地过日子。

不管以前如何,总之,魏行知的见识肯定不是魏宝珠能比得上的。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她能开出珍珠的希望极其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