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中关村与五道口(第3/4页)

江森不过就是在考上高中之后,选择了继续读高中,而圆寒只不过是在上了高中之后,选择不继续读下去,无非就是个人选择,怎么就成了比较项呢?

还有你说体育方面,这个就更可笑。这个我也认真查过,江森现在拿到手的,唯一过硬的成绩,无非也就是一个全市中学生运动会的冠军,这个评级认定,也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国家二级运动员,其实很好拿的,真的;反过来说,圆寒现在是职业赛车手,什么叫职业?那个,才真的是国家顶尖水平。我反倒觉得,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圆寒是要胜过江森的。”

“那他们的作品销量?”申城卫视的画面上,主持人问沪旦大学的嘉宾老师。

嘉宾老师笑着摆摆手,“不值一提,纯属数据上的炒作。江森的小说,一本分成九本来卖,而且内容都是很幼稚的东西,半年时间,胡说八道写两本,你想都想得出来是什么质量,这么个卖法,加上海外查庸出版社优秀的营销策划能力,不可能卖不好。但是圆寒的小说,那数据上可是从来都没投机取巧过的,多少册就是多少册,卖得正大光明!”

“所以您的观点是,综合来讲,江森其实不如圆寒?”

“不如,还远远不如。江森这个孩子,我只能评价他是一个乖孩子,一个懂事的、听话的孩子,一个努力的孩子。可是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但圆寒不一样,圆寒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他有着独立、自由的灵魂和精神。中国走过改开这么多年,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并不是那种听话、懂事、努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我跟你说,山区里、农村里,到处都是,但是有什么用呢?他们有创造力吗?没有。

反倒是圆寒,社会上说他离经叛道也好,挑战传统秩序也好,怎么样都好,这样的孩子,其实反而是我们需要的。而且这个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国外有大量的例子证明,真正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恰恰是圆寒这样的年轻人……”

“妈的傻逼,还沪旦教授……”程展鹏滴的一声,关掉了电视机。

郑蓉蓉抱着孩子,有点不解道:“我觉得,说得也有点道理吧。”

“你屁都不懂!”程展鹏愤愤道,“这些人就是在挖国家的根基!”

郑蓉蓉顿时眼珠子一瞪:“你再说一次!”

程展鹏烦躁道:“我说他们挖国家根基,怎么了!?”

郑蓉蓉怒吼:“上一句!”

程展鹏莫名其妙:“什么上一句?”

“你说我屁都不懂!”

“……”

“嗷嗷嗷嗷嗷……”

“哦~宝宝不哭不哭,都是爸爸不好,爸爸是笨蛋……”

“……”

江森的热度,整个三月不减,并在两拨人明争暗斗对社会意识形态舆论的争夺过程中,反倒被越吵越热。程展鹏在高兴十八中一夜闻名的同时,也生怕江森被影响到,干脆先暂时代管了江森的手机,并且让郑海云干脆长期留在高三办公室里办公,给江森保证了相对安稳的学习环境。至于学校里的那些女孩子,在三月底的时候,被连续处分了二十多人,总算消停下去些许。还有那些要求来采访的媒体,程展鹏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推了多少家了……

三月底,随着高三七班几乎所有的艺术生全都出了远门,只剩下三十多人的高三七班,迎来了高中最后一次名义上的月考。江森发挥不错,数学终于有所突破,考到了144分,李兴贵日复一日的突击训练,初见成效。英语的稳定性,也逐渐回升,同样考了144分。

语文还是老样子,116分,仿佛补课白补,但大家都知道,包括夏晓琳在内,等到了高考的考场上,江森语文120+应该是稳了,程展鹏也完全默许了夏晓琳对江森的针对。

毕竟都针对了快整整三年了,再反对又能怎么样?

只不过夏晓琳自己心里不甘心,总觉得江森辜负了她的好意,没按她的要求写,不然她觉得,江森的语文成绩,至少也能稳定在125分这条线上下。

最后是文综,241分,永远中规中矩,但越是临近高考,除了史丽丽之外,邓月娥和张雪芬就越来越缺少底气,真心不知道江森到底能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