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5/6页)

傅夫人点头,“昨日用过之后,甚是喜欢,今日来给家里老太太买糕点,顺便来看看,没想到店里确实有卖。”傅夫人想了想,又低声道:“你可用了那玫瑰清露?”

王夫人笑道:“昨日收到的时候,小女恰好在,她素来喜欢玫瑰香味,便给了她。恰好我也比较喜欢淡雅些的木樨香。”

傅夫人冲她神秘一笑,悄悄附在她耳边道:“听我一句劝,试试玫瑰清露泡澡,不仅皮肤嫩如水,还有妙用。”

被好友的神神秘秘搞得一头雾水的王夫人进店里后,还是听了她的建议,买了一瓶玫瑰清露,晚上回去泡了澡,出浴后摸了摸皮肤,果然滑嫩宛如二八少女,只是好友说的妙用是什么,她还是未发现。直到当晚,王家正房卧室也叫了水。

王夫人:懂了。谢谢姐妹分享。

于是,这家奇贵无比的店铺不仅没有如别人所说般很快倒闭,反而莫名其妙地在富贵人家里火起来。贵妇人们最钟情的是玫瑰清露,木樨清露是未出阁小姐们的最爱,而提神醒脑的清凉玉露却意外受读书人的喜爱。如今名士聚会,人人身上都自带一股薄荷清凉香气,不用问,肯定是用了清凉玉露。幸好谢时不参加这种聚会,要不然他可能绷不住想笑的嘴角。

谁能想到,清凉油还能当香水用……

至于谢时提供的凉茶方子,则因为定价不同,没有放在八珍阁里出售,反而走得薄利多销路线,开设在了人流量和体力劳动工作多的码头河港,一碗两分钱,便宜大碗,加上效果显著,倒也吸引了不少穷苦老百姓,在炎炎夏日里,为他们消去暑热。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动者谢时,却在不小心打翻了油壶,用胰子洗了许久手上的油渍时,盯着手上的胰子看了许久,突然摇头失笑,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连精油都给“发明”出来了,怎么就忘了穿越必备的最简单的肥皂,有了精油,还能折腾出香皂、洗发露、沐浴露洗漱三件套呢。

不过谢时想了想,刚出了风头,还是低调暂缓些吧,毕竟他现在不是很缺钱了。昨日谢时已经收到了岑家糖坊给的第一笔分红,制糖果然是古代世界最暴利的行业之一,那是一笔可以让谢时可劲造的银两,更别说这只是第一个月的分红。

据岑羽介绍,岑家糖坊如今已经将大部分的白砂糖和冰糖贩售到最富贵的江南地区,那里的世家大族嗜糖如命,以糖为炫富的资本。岑羽曾经到一位王爷家中赴宴,那场宴席里的所有菜色里都加了大量的糖,差点没齁死他,这次买糖的大客户里头就有这位王爷,他报价的时候硬是没手软。

别人暂时还不知道岑家已经掌握了量产白糖的方子,难得遇到这么多纯净的糖霜,自然如同捡到宝一样,这些富人家丝毫不砍价就爽快买下了岑家的冰糖和白砂糖。

书院后厨的人员已经被培训出来了,吴柏和弟子负责白案,其余几个厨子便一起负责红案,互相监督,若是遇到解决不到的事情才上报给主厨。当初聘请谢时的时候,岑羽便说过,谢时只需要负责食堂菜色味道,所以可以说,只要谢时暂时不折腾新菜,便空闲得很。于是,有钱又有闲的谢时,打算放下副业,开始搞搞正业。

趁着谢巨休息在家,谢时请他帮忙雇了人手,将自己名下的学田都收拾了一遍,而后便大都种了西红柿。家里的那盆西红柿盆栽,自从被谢时意外发现后,已经结了好几回果子,每回的种子都被谢时一一取出,育种后在其余花盆里种下,如今谢时手头已经存了一小布袋种子,刚好可以种下好几亩西红柿。

谢巨请的人干活仔细,完全按照主家的吩咐,也不用谢时多多操心,谢时便开始专心致志搞起了水稻这个主食的选种育种。华国人对水稻的杂交育种,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是用发现的野生稻和农家种进行杂交,选育出了“中山1号”,其后由此衍生出了很多华南地区的当家品种。

然而水稻的育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充满了耐心和运气的过程,很可能在某个田野,你就如同袁爷爷的助手李先生一样,和那株万中挑一的雄性不育株相遇,也很可能遍寻稻海都找不到你需要的植株。

谢时并不着急,培育出袁爷爷的三系杂交水稻那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他打算先用野生稻和栽培种试试手,看看能在古代培育出一个什么新品种。按理来说,在古代这种还未大规模开发的时候,应当存在着更多特殊性状的野生稻种,对于谢时这种农科生来说,也勉强算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