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姑姑的为难(第2/4页)
刘小青的建议,已经影响了田馨的学习进度,前两回,借给刘小青,她自己想用,都没好意思要。
田馨不想让自己受委屈,录音机是她买的,借是情分,不借也合理。
田馨没再拐弯抹角,在刘小青又提起时,说道:“小青,录音机我要自己用,借给你耽误我学习,如果你想用,自己买一个吧,以后别管我借了。”
宿舍里还剩下秦楚,孔令西去了楼下打热水。
刘小青面色发窘,没说话,过一会儿出了宿舍。
秦楚手里捧着外国小说,伸伸懒腰:“小青要面子,你这么说,她要恼死了。”
“我又没错,她要是想不明白,我也没办法,录音机她借的时候,也是我想用的时间,我没那么无私,舍己为人,这次说清楚也好,直截了当一点,总比我在后背说她小话强。”
田馨也明白,刘小青就是着急学英语,田馨这有现成的录音机,她觉得都是舍友,借一借没关系,缺乏点界限感。
但这种行为令田馨不舒服,与其每次找借口不借,还不如一口回绝。
算算日子,这周五就是中秋节了,算上周末,田馨能放三天假。
苏蔚冬之前说,中秋去他姑姑那拜访。
田馨和苏蔚冬提前买了东西,无非就是糕点和白酒。
还是赵桂芬特地写了信过来,嘱咐苏蔚冬,他调来了首都,亲姑也在这边,于情于理都应该登门拜访一下,礼数不能亏,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跟他们小辈没关系。
既然是赵桂芬的想法,苏蔚冬想想,也就遵从了。
自从苏全国去世后,他们家跟奶奶那边亲戚联系就少了,姑姑苏全友也好几年没见过。
苏全友在街道办上班,丈夫叫杜巍,是供电局的职工。生了一个女儿叫杜双双,今年上初二,夫妻俩就这么一个女儿。
苏全友住城南,挨着护城河,是供电局分的房,前几年才搬进去。
苏蔚冬手里有苏全友的地址,这回是第一次过来。
按照地址,两个人七拐八拐,倒了两趟公交,总算到了供电局家属楼下。
房子在二楼,敲了门,开门的是苏全友。
显然她没料到苏蔚冬能登门,惊喜道:“蔚冬,你咋来了?快进来。”
田馨和苏蔚冬结婚时,苏全友工作忙,没来省城,但也见过田馨的照片,打量一番,称不上热络:“你是田馨吧。”
田馨挤出一个笑模样:“姑姑中秋节快乐。”
苏全友嗯了一声,把东西接了过去,招呼丈夫和女儿过来。
田馨扫了一眼,家里还有别人?客厅上坐着两个人。
杜双双胖胖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长得像爸爸:“表哥表嫂好。”
杜巍不苟言笑,寒暄了两句。
客厅果然还有客人,田馨定睛一看,还是熟人。
张秋莲和苏蔚江稳稳当当在沙发上坐着呢。
张秋莲一家灰溜溜回到老家矿上,想起老大一家就恨的牙痒痒,这回带着儿子过来,是有事求孩子姑姑。
苏蔚江还有一两年就毕业了,儿子有出息,是大学生,张秋莲琢磨着,想办法让苏全友在首都给儿子找份工作。
家里这一代人,最有出息的就是苏全友,这是亲姑姑,哪有不帮忙的道理?
趁着中秋节,张秋莲打了两张火车票,过来跟苏全友叙旧。
她早上才到,聊的正火热,谁想的到,苏蔚冬两口子也来了!
适才,她添油加醋说了不少老大家的坏话,苏全友本来就不喜欢赵桂芬,她这么一挑拨,一开门对着田馨也没好脸色。
张秋莲心中暗喜,表面热情道:“蔚冬来啦?我听说你工作调首都好几个月了,挺好的,离你姑姑近,有个照应。”
张秋莲的挑拨果然奏效,听到几个月,苏全友不由得皱眉。
田馨接道:“之前工作忙,也不安稳,蔚冬就想着,等我过来再一起拜访姑姑姑夫。”
苏全友嗯了一声,似乎不太瞧得上田馨,也没抬眼。
苏蔚冬攥攥田馨的手,田馨摇摇头,没吱声。
在客厅,关于田馨的情况,苏全友问个遍,她不满意道:“首都贸易大学?也不算顶尖的学府。”
张秋莲在一旁敲边鼓:“可不是吗?怎么也得考个京大,才能配得上咱们蔚冬。”
苏蔚冬冷笑一声,道:“总比省城的大学要好,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