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3/5页)

当克劳斯在波浪上起伏的时候,身后的人也在随着海浪起伏。

当克劳斯在跳台贴地飞跃,身后的余乐也在他的空中轨道上翱翔。

两个人始终维持在一个犹如平行轨道上的距离,倒是身后的两个选手,渐渐的有点脱节。

马林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拉开了两个身位。

另外一个选手距离他们更远。

马林追的很辛苦。

他很尊敬余乐没错,但不代表他想要输给余乐啊啊!!

在坡面障碍技巧不如余乐是理所当然,但障碍追逐可是他练了七年的项目,余乐才转项不到一年啊!

这个结果他不接受。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想要超过余乐,但无论怎么去努力,好像都无法拉近之间的距离。

又一次的小回转出来,看着他的板头和余乐板尾的距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就拉大到了一个让他警惕的程度。

差距一个板位的距离,对于他们这些职业障碍追逐选手,是一个很值得警惕的距离底线。

因为到了个程度后,就代表想要超越对方,就必须追上两个板位,将近三米的距离,时间差距就在半秒以上。

在以毫秒计算的这项运动里,半秒的差距几乎临近无法逆转的绝对值,除非对手出现失误。

但是……

马林犹豫了一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不应该祈祷余乐发生失误。

但显然现实也没有留给他太过纠结的时间。

从他发现,距离差距就要突破底线时,赛程已经过了大半,他们已经从超级大回转滑出来,距离终点已经不远了。

不行!要把距离追赶回来!

可是……好难追啊!

从马林的角度看,余乐和克劳斯“咬”的非常紧,余乐就像是已经完全进入了克劳斯轨道的卫星。

他们同步了!

作为这个项目的“老运动员”,马林非常清楚被超一流高手“带飞”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就是很过瘾,很流畅,那种舒畅的感觉简直可以治愈强迫症,有种让人痴迷的魔力。

他有过两次这样的机会,不但成绩会很好,对他之后的成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就像是……普通老师和高级教授教导后,所收获到的天差地别吧。

余乐在学习,在成长,毫无疑问,让他羡慕。

而且,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已经从比赛的状态下走出来了,技巧的出来开始出现错误,渐渐混乱。

此消彼长。

当倒数第二个小回转再出来的时候,他和余乐,和第一梯队的两个人,差距到了已经无力回天的地步。

就是很气人!

他可是滑进了前25名的资格赛选手,被只有30名的余乐稳稳压住,无法反抗的郁闷感,简直戳心!

追不上,追不上了。

啧,没想到自己这次连1/4都进不去。

资格赛结束后,还以为有机会的。

现在算是有点明白,克劳斯对余乐的针对和警惕了,果然大佬到了哪里都是大佬,光是赛场经验和身体素质就远超自己啊……

斗志在迅速地磨灭,当马林从最后一个弯道出来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放弃。

就是……有点期待余乐能不能反超。

说起来,余乐跟的很近,如果能够在最后一段爆发的话,也不是没有机会吧。

然而余乐并没有爆发。

他始终沉浸在学习状态里。

每一次跟着克劳斯进入弯道,都会让他有所感悟,甚至有点讨厌赛道上无处不在的波浪和跳台。

如果可以一直滑下去好了。

他还可以学到更多,感受到超一流运动员对赛道的处理,那几乎完美的技巧展示,简直让人痴迷。

可惜前面没有了。

余乐从倒数第二个跳台飞起来的时候,就在视野的远端看见了那条红线。

终点线就在前面不远,他即便对自己的跳台信心十足,但想要只通过最后一个跳台,完成对世界超一流选手的超越,这也太不现实了。

既然赢不了,不如再看看克劳斯的跳台处理吧。

这样的近距离,毫无隐瞒的学习,下一次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呢。

余乐没有从克劳斯的身后滑开,这是最好的观察位,这么近的距离,他甚至能够“看见”克劳斯肌肉和骨骼的运用。

身体压的很低,这是为了降低风阻,稳住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