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5/7页)

对方点头:“我会加油,你也加油!争取进入决赛再和你见面。”

“一定能行,你可以的!”

大概是有过交谈,余乐对他前面这名选手多了几分关注。

看着他轻盈上了道具,又潇洒的下桥,在桥上舞蹈,在雪坡上疾驰,最后犹如一颗星,从跳台冉冉升起,发出璀璨的光芒。

余乐想说自己的“商业互吹”还是挺准确的嘛,这还真是一个实力不错的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

在他确保了道具部分的成功后,后面跳台部分也确实拿出了一些还不错的难度技巧,是有可能进入决赛的水准。

所以说,“夸夸夸”和虚伪没关系,人类本身就是追逐光明与快乐的生命,当身边有人告诉“你可以”的时候,那是一种力量,会让你变得更强。

余乐很喜欢别人夸自己。

因而也不吝啬地去夸别人。

在这样的互相鼓励中,总比被一路骂到大好吧?

接着,余乐就想到了柴明。

唔……唔……唔……算了,教练不一样,严师才能出高徒嘛。

余乐走了一会儿神,又很快把自己拉扯回来。

就要轮到他比赛了。

陌生的出发点裁判,对他可没有什么好脸色,催促一句:“33号准备。”

余乐点头,站在原地。

裁判看他。

余乐示意,他不打算再往下走,他就要在这里出发。

这里距离旗门还有将近五米的距离,这里没有赛道平整员处理雪面状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也没有规则说不能从这里出发。

比赛规则只是说道:选手必须从旗门后出发。

这里当然也在旗门后。

出发点裁判多看了余乐一眼,虽不明白他的选择,但还是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

更何况是一名很优秀的运动员。

现在裁判组都在讨论这个才转项四个多月的选手,在他跳水队的背景下,以及今天比赛那堪称惊艳的发挥,哪怕最后摔倒,依旧在他们的心里,烙印下一种,可以称之为“传奇”的形象。

今天比完赛,裁判群里,一定是这位会成为话题的最核心。

因而,余乐在做出这样的请示后,这位出发点的裁判还挺期待他的表现。

雪面平整员离开,裁判手里的对讲机发出“可以比赛”的声音。

“出发。”

出发点的裁判发出指令。

余乐深呼吸一口气,在原地使劲跳了一下,用着骤然加快的速度穿过旗门,向着他需要挑战的区域,疾驰而去。

速度果然比第一次快!

这正是他需要的速度!

余乐的目光看向第一组道具上的弧形桥。

就是你了!!

上一轮就想“上”你,这次多滑五米,终于有机会了。

滑的多,余乐对速度的感知也变得敏感,哪怕只是快了两三迈,他也能够有隐约的感觉。

风在呼啸。

雪还在下。

风裹挟着雪花,拍打在他的脸和唇上,一瞬间针扎似的冰冷,然后又扑簌簌地落下,落在帽子上,落在肩膀上,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滑雪镜后的眼微微地眯着,焦距凝固在一处,头脑也因为比赛的原因,而变得空前的清醒。

他的目光定在弧形桥,自己预定落上的位置,一口气深深吸入,就在滑雪板脱离跳台,飞上空中的同时,身体拧转。

技巧上桥!

第一个道具就上弧形桥!?

艺高人胆大。

因为有第一轮的成绩兜底,余乐敢于挑战更高的难度。

很多人,就连弧形桥都不敢上。

他们是滑不完全程吗?

并不是!

而是有失败的几率!

在重要的比赛面前,能够完整的滑完全程,并且拿到分数,才是最佳的处理方法。

但余乐不但直接选择了弧形桥,他还技巧上桥!

当他旋身上桥的瞬间,就已经有裁判在心里大声喝彩!

大胆的飚雪吧!放肆地造作吧!就算失败也无所谓,拿出你的勇气,让我看见你更多的能力!!

踏上弧形桥的余乐身体微微前倾,与脚下的弧形铁桥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余乐对弧形桥有种天然的天赋,他很擅长处理弧形桥的弧面结构,他好像天然就知道自己应该立在什么角度,身体摆出什么姿势。

他对弧形桥唯一的需求就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