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5/8页)
康熙挥手。魏珠退下,康熙紧接着传了曹寅。
“如何?”
曹寅道:“微臣调查到的结果与梁公公魏公公基本一致。但有一件怪事,在六阿哥出事前后,宫里死了两个人。一个宫女,一个太监,都是低等下人,平日里做些洒扫搬运等粗使活计。
“宫女是失足落水,至于太监,听同屋的说,他本就有心疾,当日突然发病,病情来得及,没能挺过来。两人地位低,一张草席裹了便算完事。当时,六阿哥正出事,宫中风声鹤唳,也没人敢提这等晦气事。
“微臣翻出二人的尸身,查验后发现宫女确实是死于溺水,太监也确实是死于心疾。死因都没有可疑之处。但死的时间太过凑巧。微臣调查他们的人际关系,以及身亡当日的行动轨迹,发现他们都跟一个太监有接触。
“这个太监叫孙来贵。微臣将他捉拿,严加审讯,几次酷刑后,他招了。宫女确实是他推下水,太监会发病也是被他施计诱发的。微臣问他为何杀这两人,他说不知道。他是接到命令行事,不知缘由。
“微臣问他命令是谁下的,从何而来。他也不知道,说命令是藏在宫里一尊石狮子脚边的缝隙里,他是在那里拿到的。他猜,可能是这两人看到了什么不该看到的,或者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因而被灭口。”
康熙脸黑如墨:“石狮子?”
“是!据他所说,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几乎都是以这样的方式传递消息。藏消息的地方不只一处,藏的位置都很隐秘,但皆选的喧闹之地。譬如御花园,譬如湖边,譬如观赏亭子等等,皆是人来人往的去处。”
康熙冷哼:“以繁华喧闹遮掩,好心思。因来往的人多,便是他们去了也不会被怀疑。若换个僻静之地,若非是他们职务所在,怎会出现在此就已成了破绽。”
康熙咬牙,钉子都埋到宫里来了,让他怎能不气!即便都是些不重要的低等下人,可若是有朝一日,这些人被提拔上来呢?
康熙双手一抖,勉强遏制住心底的怒火,道:“既已知道他们的传信方式,便着手去办吧。宫里还有多少他们的人,全都揪出来!”
“是!”
室内寂静下来,康熙翻看着诺敏与张吉午呈上来的奏报,除天地会的线索外,未曾发现任意宫妃娘家与此事的牵扯。
再看梁九功、魏珠、曹的奏报。这仨皆是他信任之人,曹寅更是他的心腹。他非是怀疑谁在调查中弄虚作假。胤祚之事牵连甚广,事态严重,他们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在这上头做手脚。
他令三人分开调查,也是想更谨慎些。
如今三人都未查到后宫诸人的手笔,康熙微微松了口气,暗想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转而又想到天地会,想到朱三太子,康熙冷哼一声,开口唤人进来,道:“传裕亲王,索额图,诺敏,鄂尔多……”
他一气儿叫了十来位大臣入宫吩咐:“传旨各地,各州各府,全面搜查朱三太子一系,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他倒要看看,这朱三太子是何方人物,是否有三头六臂!
……
同一时间,宫外。
此时的朱三太子一系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一波生死角逐。
某农舍内。
“小太子”朱和潍正翻看着手中的话本,陈光义自院外入内,脸色十分难看:“目前京中各大茶楼说书都已换上了新话本,就连戏园子里的演出都一并换了。百姓们都很喜欢这出戏,民间讨论度很高,其中八成已信了话本里的暗指。”
说完,陈光义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恨难平:“清廷这群鞑子反应倒是快,咱们的流言刚传出去没几天,他们这新话本说书折子戏就出来了,仿佛一夜之间,遍地开花。
“据说,哪个说书人愿意说此话本,说一次给一钱银子。哪个戏班子愿意排这出戏,演出一次更是给一两银子。哼,好大的手笔呢!”
朱和潍微微蹙眉,随即展开。他放下手中的书本,封页上正是现今最火爆的话本《大衍朝秘闻录》。
“此局是我们输了。”
“小主子,我们难道就这么算了?好容易抓到一个牛痘的机会。若操作得当,便可动摇清廷根基,如果就这么放弃,我们未必还能有一次这样的时机。”陈光义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