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4/7页)
胤礽双眼一眯。他在京郊和山东买马场的事不是秘密,可山东马场已经交给了康熙,作为青贮饲料的基地之一。班第这话真的只是随口闲聊?
“要臣说,京中就这点不方便。若是在我们科尔沁,马儿到处都是。随时随地都可跑马,那才逍遥呢。太子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太皇太后忙打断他,“你快别撺掇了。这孩子最是喜欢到处去玩,还说什么,世界这么大,都可去看看。前阵子朝廷组织船队出海,他还想一起跟着去呢,被皇上骂了一顿。他啊,心太野,经不起撺掇的。若是真听了你说的跑去科尔沁,小心皇上找你算账!”
班第笑着打哈哈,“太子终归是少年人,爱玩爱闹是天性。太子若是喜欢马,臣这次来京带了几匹汗血宝马,可奉予太子两匹。”
胤礽欣喜道:“那就多谢王爷了。”
等班第离去,胤礽才偎在太皇太后身边说:“汗血马珍贵,又非是我大清出产,来自外邦,便是草原上也不易得的。他一出手就给我两匹。我既然得了,汗阿玛必不会比我少,这不得至少五六匹?可见下了血本。”
下如此血本,必有所图。
胤礽偷偷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心里明镜似的,“无非是想要青贮饲料的方子。”
“乌库妈妈,若他请您做说客,您……”
胤礽欲言又止,太皇太后好笑地点了点他的额头,“你当我老糊涂了?此事你汗阿玛自有决断。我就是个颐养天年的老太太,能做什么?他若是存的这个心思,可真真是打错了算盘。我早就不管事了。以前不管,现在也不会管。”
胤礽松了口气,笑嘻嘻说:“您可不是一般的老太太,您是全天下最尊贵的老太太,就连汗阿玛也得敬着您呢。您若是出面跟汗阿玛说,汗阿玛准会答应的。”
太皇太后摇头。小事上自会答应,大事上若与康熙的意思相违,却是未必。再者就算是康熙本就打算给,可他自己愿意,跟听了她的话被迫答应,二者是不一样的。
“班第虽是我侄孙,关系却疏远。你汗阿玛是我一手带大的,我万万没有为了个侄孙去给亲孙儿添麻烦的道理。”
胤礽有些讶然,要说康熙是她一手带大的孙子。顺治还是她一手带大的儿子呢。但是太皇太后当初一再主张,给顺治娶了自己的亲侄女孟古青。孟古青被废以后,又扶持侄孙女上位。
那模样,仿佛铁了心要把皇后之位圈在科尔沁的手里。刚听闻科尔沁要来京之时,更是高兴不已。胤礽还怕她对科尔沁的情分太深,陷入迷障。结果竟也不过如此?
太皇太后一叹:“科尔沁虽说是我娘家,但我离开科尔沁已经几十年,我在意的人都不在了。”
胤礽默然。是啊。太皇太后在意的父母兄长都已成了一捧黄土,还有什么可执念的呢。
“我这一生,活了七十多年,却只有在科尔沁的那些年最是快乐,无忧无虑。自我嫁到盛京,此后数十年,经历多少风波。受过挫折,享过尊荣。人生起起落落,各种酸甜苦楚,我几乎都尝了一遍。
“这些年里,我做过许多事,有对的,也有错的。不管种什么因,结出的果子都是吃进自己肚子里,其中滋味全是自己承担。如今临到老了,若还看不清。这几十年我岂不是白活了?”
太皇太后语气平淡,可脸上却带着化不开的沧桑,她说:“今日能跟娘家人见上一面已经足够,再多就不必了。”
胤礽沉默。这个老人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宛如一部史诗。前世从书上记载的只言片语来看,只觉得她活得轰轰烈烈。可如今,胤礽却深刻理解了她的悲怆。若是可以选择,她大概宁愿舍弃现在的身份地位,回到科尔沁,去草原上做她的大玉儿。
今日说了半晌的话,太皇太后也累了。胤礽服侍她躺下,悄悄离开慈宁宫。
目前京师蒙古各部齐聚,煞是热闹。其中不乏有少年人,康熙便派了胤礽与胤禔出面招待。
胤禔倒是很乐意揽这个活。毕竟若能与蒙古诸部处好关系,指不定日后还能成为一大助力。胤礽最初也挺积极的,带着那些个亲王郡王子弟在京城转悠了两圈,就兴趣缺缺了。
这些个蒙古勋贵几乎没来过京城,什么都好奇,什么都要问,什么都得照应。尤其一个个还各种言语陷阱,旁敲侧击,各怀鬼胎。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