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第5/7页)

他非常用力地回想着精怪之前科普的内容。

标记是要咬在哪里来着?

——后脖颈。

莫惊春“……”

而且要深深见血,不然不足标记

莫惊春“…………”

为什么咬住后脖颈,就能够标记一个人?

莫惊春非常不能理解abo的世界,就算是咬破人的后脖颈,那也只能让唾液和血液相融……罢了,他让自己不要去思考那些不能理解的东西,哑着声音说道“你确定,只需要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不用再有别的……”

例如a还要去上o这样的行为。

不必,因为这一次惩罚只在您身,是无法影响到其他人的身上。实际上,您并没有一个可以与您匹配的o,您对公冶启所做出来的种种追逐,都是心因性。也有着系统小小的扭曲改造,不会致使您因为追逐不到o而失去控制

莫惊春“……”

他现在这样子,难道还不算失去控制吗?

莫惊春尝试过用那样的眼神去看正始帝,但这些年,他也习惯了这样的体位,倒不是说他便甘于身居下位,但只消没有痛苦,那也不是什么折磨,莫惊春并没有太过在意。而实际上……对于正始帝而言,他更在乎的也不是情事,而是用尽种种手段将莫惊春逼迫到了极致,让他露出彻底放纵荡浪的一面,那才是正始帝锲而不舍的追求。

这也导致,有时候莫惊春已经被折腾地软乎乎地躺在床上,而陛下才草草地解决一次,甚至压根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舒服。

有些时候,这总让莫惊春有种奇怪的躁动。

正始帝更在乎他,而不是在乎自己得到愉悦的这件事,让他在意识到的时候,忍不住连手指都有些许麻痹。

太过可笑的是,莫惊春都这把年纪了,在想到那些事情,都会羞耻到红了脸。

罢了。

莫惊春捂住脸,他和陛下都没有打算互换,这破惩罚没有强求此事便太好了。

不然,他可当真没法想象要对陛下……

莫惊春闭上眼,决定不去想这么为难的事情。

马车一路经过莫府,并没有拐进去,而是笔直地朝着城外去。

今日乃是莫惊春休沐的时间,而昨夜“莫惊春”已经回到莫府,所以至少这一架从宫里出来的马车,可不能就这么直接回去。等到城外绕了一圈,再换了个车夫和马车顶部后,马车又晃晃悠悠回去了。

莫惊春在马车上险些睡着了,他着实是累得可以。

等入了莫府,莫惊春刚想回去补眠,就听到墨痕来报,说是莫广生的家书已经送回,其中给大夫人的已经送了过去,而给莫惊春的,则是放在书房。

莫惊春犹豫了一下,还是蹒跚去了书房。

待看完书信后,莫惊春忍不住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意,按照莫广生的意思,在年中的时候,或许明春叛军的事情就可以解决了。其实早在半月前,关于前线的战事就已经频频传回到了京城中,朝臣们大多是有了了解和希冀,总觉得此事能够在七月前结束。

但从莫广生与莫惊春的书信中,倒是可以将这个时间再往前提。

说不定,五月就可以彻底收尾了。

毕竟明春王在失去了武器的根本后,其实兵力上还是不能和莫广生所抗衡。在叛军失去了补给和后勤时,莫广生异常大胆地冒着风险扑进,果不其然,在前几次强有力的压制后,叛军压根无法再形成之前那样齐发的轰炸,这说明他们的弹药补给也不足够,经过最难熬的前几轮后,就已经轮到了朝廷身居上风,开始包抄叛军。

两次遭遇战后,叛军溃不成兵,分散成几股小队,已经流窜到了周边四处。

莫广生眼下就是在追捕明春王的过程。

其他的残兵都可以慢慢收割,唯独明春王是个祸害。

如果还留着他,保不准什么时候就再闹出什么动静麻烦来,而且这接连一年的战役,朝廷和百姓也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莫惊春叹了口气,看着莫广生这意气风发的字句,看来大嫂送过去的书信,他还没来得及看。

又或者,那封信,他的回信,还在路上。

这京城中发生的变故,徐素梅是肯定会告知莫广生的,尤其是关于莫惊春的事情……他只要一想,都觉得大哥在知道陛下的所作所为后,怕是会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