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31页)
林如海放下茶碗就蹙眉。
“陈大人你有所不知,我早年身体不大好,如今撑到这般年纪已经不容易。大夫说让我好生静养,年近花甲更不能劳累,为着钦差之事忙碌又染了风寒,还有劳陈大人替我告假。”
古人六十岁算高寿,但他刚过五十没几年就自称花甲老人,是不是有点太着急?
陈大人满脸写着无奈。
“三个月你已经第四次告病,大夫是做什么的?”
话音刚落,林安从外面进来,行礼道。
“老爷,大姑娘命人从福建送东西回来。”
上一秒钟还蹙眉长叹的林如海,神采奕奕站起来。
“这孩子,怎么又送东西?总惦记着娘家,也不怕被人说闲话。”
嘴上说着责备的话,脸上却笑得都是褶子。看着送来各种滋补海味,一挥手命人送回去各种奇珍,价值数倍不止。
陈大人目睹全程嘴都气歪。
“林大人,感染风寒少吃海味。”
“我记错了,不是风寒,是脖子累的疼。”
改口如此迅速,丝毫没有朝堂二品大员的体面。
陈大人想不明白从前端方正直的林大人怎么会变成如此无赖,气冲冲离去。刚进家门,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童摇摇晃晃扑来,嘴里含糊不清叫着什么。
“祖……祖祖~”
“哎!”
怒冲冲的脸立刻堆满笑容,弯腰将孩童抱起来。
“今天乖不乖,有没有惹娘亲生气?你娘亲身子弱又早产,可不能惹娘亲生气。”
也不管孩童能不能听懂,笑吟吟教育着回屋去。
没几日,南宫旭出现在京城,蹲守林府外,将出门采购的下人惊得魂飞魄散。
幸而这样的事半年来偶尔就会出现,下人惊魂片刻反应过来,忙将人请进去,好生招待。
林黛玉听到传话出来接待,顺便将这些日子看不懂的医书部分询问请教,只要在临走时送给他几盆药草。
“不要这个,要这个。”
谁料南宫旭拒绝林黛玉所赠,在怀里摸来摸去,掏出包种子。
“配药。”
简单两个字,林黛玉立时明白。
“可是有人上门求药?眼下天气逐渐寒冷,要种出药草不容易,怕要多等些时日。”
“无妨,死了不救。”
这回答仍旧是一贯风格,听得林黛玉扶额。即便认识日久,也无法轻易接受他对人性的冷漠和不屑。
“若我能种出来,就写信给大嫂。”
“好。”
南宫旭点头答应,又盯林黛玉许久,最后带着满脸疑惑离去。
等雪雁端茶过来,早没人影。
“南宫公子走了?每回都是这样神神秘秘,这人着实奇怪,看着姑娘都像看着药草似的。”
“别浑说,我还能入药不成?”
轻斥两声,林黛玉带着种子进屋去。不知这回的种子又牵挂谁的性命,种出来就能救一个人。
林氏父女虽心系故乡却仍各有忙碌,并不敷衍,亦不空虚,直到年下也没得到皇帝准许辞官归里。
于是,即便过年时程潜夫妇、卫若兰夫妇、林枫林岳等人都来拜年,也没让林如海高兴起来,辞官的奏折都被他写出花来。
林黛玉悄悄告诉探春。
“姐姐生日的时候,父亲送了近千两的生辰礼物过去。年前姐姐送来年礼,父亲又派人双倍送回。若在京城久了,家底都要搬空。”
探春和茵儿满眼羡慕,若能选择,谁不想要这样的父亲?
正月未过完,探春又到府里来。
“琏二嫂子没了。她身子一直不好,这几年好歹将家里操持起来,自己却没撑住。你尚未出阁不便过去,我顺路给你送个信儿。”
曾经神妃仙子王熙凤,到底没落个草席裹身。虽不是公侯府少奶奶,却有儿有女小有家产,一副棺椁不算风光亦不算凄凉。
林黛玉为她念了几卷佛经,将这事写在给林蕴的信中,姐妹感慨。
又到二月,林黛玉已是待嫁年纪,上门者络绎不绝。父女二人不胜其扰,林如海干脆将每月一封的请辞奏折变成半月一封。
皇帝气的冒青筋,将他叫进宫暗搓搓骂一顿。看他确实年纪不小又锲而不舍,终于松口。
“林爱卿衷心可鉴,朕亦有所感。然朝中可堪大用者甚少,恰逢科举之年,林爱卿可有良策?”
翻译成人话,就是干完这次科举,才放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