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3页)

“嬷嬷一路辛苦,就当做是请嬷嬷年下吃酒喝茶。”

这番举动,又博得嬷嬷几声称赞。

送走人,贾母冷下脸。

“亏了今日没叫她们两个出来,自从我年纪大了,这些旧识都少来往,果然无事不登三宝殿。”

“鸳鸯一会去告诉她们两个,年下不用出来,都在自己院子待着,只叫三丫头跟着我。”

王夫人脸色越发难看。

若能嫁给南安郡王,就是王妃,这天大的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她们姐妹竟要拒之门外,凭什么!

不过四品小官之女,得意什么?这样的好事,给了她们还不如给探春,至少还能给娘娘和宝玉当助力。

越想越觉得可行,王夫人凑到贾母身边。

“老太太,咱们家与南安王府也是世交,若是能亲近,岂不是好?”

“既然她们身体不适,自然该好好养着,咱们家的姑娘也是好的。”

贾母正跟探春说话,闻言脸色铁青。

“王府是那么容易进去的?太妃来看蕴丫头,最多是个侧妃,你当她舍得正妃?咱家姑娘若是去了,连侧妃都不一定有!”

训斥两声,想起探春还在,情绪略微缓和。

“我就这么几个毛丫头,难道非要祸害干净了才甘心?”

“迎春惜春不爱说,一会叫宝丫头过来,让她和探丫头跟着我待客。你和老大家的在外面,若是还有这样都送回去,说我身体不适。”

王夫人碰一鼻子灰,只好告辞出去,憋着气与邢夫人在二门待客。

屋里只剩下探春作陪。

贾母看着娇俏的孙女,忍不住想起当年的元春,留下两行热泪。

“若是你祖父还在,都叫你们和敏儿一样出嫁,该有多好?”

探春忙拿帕子给她擦眼泪。

“老祖宗说的哪里话,咱们府上谁不说一声富贵?如今也是好的,我们心里都清楚。”

“林姐姐她们也明白的。”

贾母摇头。

“你们还小,不懂。”

话没说完,又有客人来。只好赶紧擦了眼泪迎接。

降云馆里,林蕴送走传话的鸳鸯,跟林黛玉咂舌。

“父亲才说要小心南安郡王府的人,这就找上门来,还真是锲而不舍,我怎么不知道我有那么重要?”

“史书你都看了十来卷,不如给我分析分析?”

说来也是巧,林黛玉的手上正拿着《唐书》。

只见她略一思索,问道。

“你可知道五姓七家?”

林蕴点点头,又摇头。

“你若要我说具体是哪几家,还真不知道。不过若说世家,却能理解。”

能理解就能解释,林黛玉端坐。

“如今没有五姓七家,却有四王八公。”

“女帝时扶寒门而压氏族,为天下万民广开科举,以绝世族垄断。此举是为天下,亦为皇权。”

“如今旧勋当政,父亲襄助陛下,若有世族权贵之家娶了我们姐妹二人,当如何?”

林蕴恍然大悟。

“这是拿我当投名状!”

“嗤!咳咳。”

林黛玉偷笑一声,忙掩饰,抬眼瞪她。

“怪道前儿看戏那么认真,原是学了个新词。可惜外祖母叫我们别出门,你学不到更新的了。”

“若要这般说也没错,娶了你给新贵示好,可不就是投名状?”

这说法乍听可笑,细细想来,却不是全无道理。林黛玉抿着嘴乐,被林蕴一指头戳在额头上。

“你也一样!”

林黛玉无所谓。

“咱们家往上数五世列侯,父亲又科举出身,幸好没有兄弟,不然上门的更多。不苦中作乐,难道把眼泪都流尽了?”

有道理。

林蕴咂咂嘴,回屋找乐子去。

不用出去应酬,该得的东西却没少,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贾府林府还有别人送的,三五日积攒库房都堆不下,只能重新规整清理。

如此,就将压在箱子底的东西翻出来。

“这里怎么会有这个?”

李嬷嬷脸色铁青,手拿三个不同版本的《牡丹亭》进来质问。

姐妹俩正在为晚上吃汤锅还是吃饺子辩论,看见“罪证”,鹌鹑一样不敢吱声。

如此表现,还有什么不明白?

诡异沉默良久,李嬷嬷将书丢进火炉里。

“二位姑娘实在胆大,竟然将这种东西放在库房,越是被人看见,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