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页)
“还不如只请几个关系好的,姐妹们自在玩笑。”
这想法与贾府习惯可谓背道而驰。
王熙凤盯着她许久,也没看出来丝毫伪装勉强。
“你主意大,少不得我去跟老太太掰扯。”
“罢了,大不了我替你挨一顿骂就是。”
林蕴故作不悦。
“谁不知道老太太最疼你这个孙媳妇?”
“骂谁也舍不得骂你,嫂子这是跟我显摆呢。”
王熙凤哈哈笑起来。
谁不知道贾母并不重视林蕴这个所谓的外孙女?不过是面上说的好听罢了。
两人互相演一场,彼此心照不宣。
走到穿堂,平儿迎出来。
“二奶奶,有客人来了。”
“说是咱们家的什么亲戚,叫刘姥姥的。”
林蕴脚步一顿。
刘姥姥这个时候就来了?
这是红楼里难得自始至终都实诚的人。
有心结个善缘,林蕴忙道。
“还想着请嫂子用饭,既然有客人,不如一起请了吧。”
“就当是我托嫂子办事的回礼。”
王熙凤抬眼笑起来。
“一顿饭就当做回礼,可不够我辛苦,少说十顿八顿。”
“早听说你院子里小厨房好,我就不客气了。”
说罢,抬脚就往前走。
平儿忙回屋,请刘姥姥和板儿也往降云馆去。
饭食就摆在平时玩耍的东厢房,宽敞又亮堂。
只是刘姥姥和板儿进来的时候,王熙凤的脸明显僵硬了一瞬。
无他,只怪刘姥姥身上的粗布破衣,还有板儿那淌着的鼻涕。
“噗嗤。”
林黛玉没忍住笑,忙捂着嘴掩饰,又叫雪雁拿帕子给他擦。
刘姥姥赔笑,得了干净的帕子也舍不得用,只攥在手里。
“给奶奶,姑娘们请安。”
“小人乡下来,不懂规矩,惹姑娘们笑话。”
“你还不快跪下请安!”
一边说,一边按着板儿叫他磕头。
王熙凤冷眼瞧着。
“起来吧,小孩子家家。”
“既然是亲戚,就该多走动,我和姑娘们辈分小,就称呼一句姥姥。”
“您来可是有什么事?”
刘姥姥搓着手站起来,局促不安。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家里遇到些事情。”
斟酌着用词,她将对周瑞家说的话又小心说了一遍,不外乎就是家中穷苦,没有余粮过年。
王熙凤人精一样早有猜测,闻言轻嗤。
“您这话说的,亲戚们互相帮衬是常有的。”
“我手上正好有太太赏给身边丫头做衣裳的二十两,您要是不嫌弃,我就叫人回去取。”
二十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便是贾府的姑娘一个月才得二两月钱,王熙凤手指缝里漏下来点,却够寻常人家吃用一年。
刘姥姥喜出望外,跪地磕头念佛。
“奶奶心善,菩萨保佑,多谢奶奶。”
林蕴笑着插话。
“既然嫂子给了,又在这院子里,我也不能空手。”
“青梅,去取十两银子来,一并给姥姥带回去。”
林黛玉也叫紫鹃去取五两,如此拼拼凑凑,共有三十五两。
清苦人家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刘姥姥喜得眼泪都出来,板儿的眼睛却只盯着桌上炖鱼。
林蕴见王熙凤实在嫌弃,也不勉强。
叫人在外间给刘姥姥和板儿单独支了小桌,又端上鸡鸭等大荤的菜,双方各吃各的。
王熙凤果然满意,饭后派人送刘姥姥出去,说了会子闲话才离开。
到了晚间,周瑞家的过来。
“姑娘们好,我替薛姨妈来送花。”
“一共四支,两位姑娘一人两支。”
盒子打开,里面空荡荡的躺着四支绢花。
林黛玉从书中抬起眼皮,瞅了一眼就嗤笑出声。
“这花是只我们姐妹有,还是大家都有?”
周瑞家的还没有察觉气氛变化,笑着说道。
“姑娘们都有了,这几支是你们的。”
雪雁过来倒茶,故意将茶盏用力放在桌上。
林黛玉放下书训斥。
“这是什么规矩,我是教你这么对待客人的?”
“又不是那轻狂人家,一点道理不懂,出去可别说是我教的。”
青梅紧跟着过来上点心,看似不轻不重,却发出清楚的碰撞声。
林蕴也放下书。
“才刚说雪雁,难道就不是说你的?”
“咱们林家又不是小门小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克扣你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