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风云落下(第4/4页)

更出乎洋人预料的是,这些“闹事”的纤夫们并不混乱,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能派代表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就像有人从根本上教导过一样。

几番拉扯之下,温家的灵车顺利抵达湖广境内,由方庆明派去的人亲自护送,直奔汉口。而担心一些时鲜货物过期,又搞不定纤夫的洋人们一再降低心理预期,最后选择接受雒纬竹提出的部分条件。

于是,到最后,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也没有搞清楚,温家的灵车里到底是不是温珩的尸身,明知可能有异却毫无准备方向,只能在各种形势所迫下去温家参加葬礼。

而四川岸口,纤夫的制度也进行了一部分改革,霍丁旺在雒纬竹和洋人们谈妥后,突然派兵去了雒纬竹所占的地方。两省军队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和平完成了交接。

洋人此时才明白自己被雒龙生和霍丁旺联手坑了个大的,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霍丁旺派兵进驻了雒纬竹留下的临时工事,不但没有丝毫撤军的意思,还就地建起了军营,显然打算常驻。

洋人找霍丁旺抗议,霍丁旺一脸无辜,不是你们让我出兵赶走甘肃军队的吗?我好不容易调动军队拿回岸口,你们怎么能翻脸不认人呢?

洋人试图争论,霍丁旺又拿出了他们和雒纬竹制定的新制度,上面写了华夏军队有权在沿岸监督制度运行。

商议的时候,洋人们还以为这是雒纬竹给自己长期霸占这些岸口找的借口,没想到他所指的华夏军队,居然是霍丁旺手下的川军。

岸口一带雒纬竹已经修筑了一些工事,地形易守难攻,纤夫们在新制度的激励下,也全心全意支持霍丁旺,洋人们只好咬牙吃下这个亏,待以后徐徐图之。

这个时候,一艘低调地从四川出发的小货船顺流而下,经过数天的行驶,已经能远远瞧见汉口码头。船上有一家人脸上写满了忐忑与兴奋,其中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少年,更是手中握着一叠报纸,站在船头望眼欲穿。

与此同时,温家的灵车,也终于来到汉口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