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3/5页)
致和帝听了,神色略缓和了一些,道:“你这个老货,这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经历了这样一场行刺,现在各皇子前来请安都格外殷勤,司徒砾也不例外。
自戴权劝住了致和帝暂且别下定论之后,致和帝也暂且撂开了此事,一切如常。
司徒砾便是此时入宫请安的。上一回商议派兵西征西海沿子,直接拿下霍焕之时,司徒砾谦让不揽权,让致和帝对于这个儿子格外满意。跟司徒砾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致和帝才道:“这些时日你母妃也辛苦了,你过去瞧瞧她。”
司徒砾道:“父皇、母妃皆是儿臣的父母,儿臣皆该尽孝。儿臣原想多陪父皇说几句话,父皇偏赶了人。罢了,我去母妃那里讨些桃花酒喝。父皇这次逢凶化吉,日后必定长命百岁,父皇可别太在意之前些许小事了。儿臣告退。”
致和帝脸上露出些微笑意:“去吧。”
司徒砾行礼之后,从致和帝宫里出来,才去了叶贵妃宫中。
叶贵妃是个很谨慎的人,许多时候并不和司徒砾密议什么,但是这次情况不一样么,母子两个说些体己话也是应该的。
打发了伺候的宫人,母子两个相对而坐,神色皆严肃起来。
司徒砾道:“还好这次父皇有惊无险,若是父皇有个三长两短,白送东宫一个绝佳时机了。”
叶贵妃神色一凛:“有什么绝佳不绝佳的,现在兵符在司徒礡手上,而且手上拿着可以随意调遣各省驻军的圣旨。若是这次皇上时运不济,便是东宫一时得意,司徒礡必然讨逆。到时候东宫和礡亲王两败俱伤,咱们一样有机会。”
司徒砾侧头略想片刻便明白了:“原来母妃竟将不再京城的礡亲王也算计在其中,可是若是司徒礡见大势已去,臣服于东宫,不是便于咱们不利了么?”
叶贵妃冷笑一声:“上次讨论由谁西征,固然是东宫有意让权,也是在试探各王府的心思。司徒礡既是接下了这块肥肉,便暴露了野心。他倒是可以臣服,但是东宫放不放心他,便难说了。你觉得你三哥是个愿意别人为刀俎,他为鱼肉的人么?他有野心,有兵符在手,你觉得他会如何选择?”
司徒砾彻底懂了:“母妃高明,儿臣受教。至于现在父皇毫发无损,大约也在母妃的预料之内。毕竟柳茂能带着一群文官逃过霍焕的追杀,其能力毋庸置疑。若是这次父皇无事,多半是会疑心东宫的。现在父皇若是有什么,直接得利的只有东宫,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这次我们进可攻退可守。”
叶贵妃点了一下头:“且等着吧,就是你父皇容得下东宫,等你三哥回来也会趁机与东宫闹的。”
司徒砾道:“就是东宫那帮人不好糊弄,这次咱们虽然什么都没做,也不知他们会否怀疑到咱们头上。”
叶贵妃自然知道司徒砾的担心不无道理,宽慰道:“只要没有证据,你父皇便不会疑心我们。”
是的,叶贵妃确然是个很谨慎的人,这次的事情也非叶贵妃策划。
叶贵妃只是在致和帝身体好转之后,恰好提出了秋围,因致和帝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次出行顺理成章。甚至连贾琏都不是叶贵妃提议参加这次围猎的。
次日开始三司会审此案,这次不是密审了,致和帝依然旁听。大理寺卿颜济沧亲自主审。另有刑部、都察院等部院派高官协审。
其实案情的具体细节倒是极清楚了。
因查到济善堂之后,铁网山那边也将各部出身济善堂的人清理了一遍。因行动突然,并无人逃脱。除了被柳茂亲自捉拿的邓兴,京营、龙禁尉皆拿下好几个济善堂出身的人。
这些人虽算不得极多,但因能自由出入铁网山,又是朝廷精挑细选去负责防卫的人,无人起疑,行事十分方便。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知道致和帝那日打猎之后回来的线路,提前设置好绊马索的原因。之所以没有设置陷马坑,是因为致和帝在山中打猎的线路是随机的,设置绊马索尚且来得及,却绝无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挖一个陷马坑出来。
刺杀的细节也不复杂。
原本按刺客们的设计,致和帝若是坠马最好。且不说致和帝现在的年纪,坠马之后说不定都不用补箭便没了性命;就是致和帝运气好,坠马之后伤得不重,禁止的目标也比移动的目标容易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