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3/5页)

杨宝宁的事他一早知晓,如今,瓦解盘踞在上京多年的世家,赵靖这便是打算拿杨家第一个开刀。

若是说上一次的科举争论,是赵靖放出来的一个将要重用寒门的信号,那么眼下,赵靖便是要真的准备动一动世家的根本。

“沈卿觉得如何?”赵靖反问。

沈必抿了抿唇,他那张天生的笑脸这时候看起来严肃了很多,无人能觉得他在开玩笑。“回皇上的话,微臣自愿暗中跟随在杨大人身后,有任何举动,微臣定会上报朝廷。”

沈必这话中的“任何举动”,自然也包括了那些想要对杨家出手的上京世家。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难猜测,既然世家在这时候要争个头破血流,如今杨家在明面上是赢了,那等着杨家的,当然不可能真是风平浪静。这一次没能得手的世家,哪一个能按下这口气?势必会在背地里好好找杨家的麻烦,这样一来,世家的“狗咬狗”,对于皇帝而言,便是坐收渔利的渔翁。

赵靖从前就是知道世家绝不可能是一块团队在一起毫无缝隙的硬骨头,只要有足够的诱惑,这块骨头自动从内部土崩瓦解。

眼下在听闻沈必这话时,赵靖那双眼睛里终于透出来浓浓笑意,他现在是越看沈必越觉得顺眼。至于当初沈必偷偷从上京离开去临安一事,终究没有被人知道,如今想一想,也不算是什么大错,何必再对一个年轻人那么苛责?

“那你下去回府准备吧,到时候跟杨宝宁一起出发。”赵靖冲着沈必挥了挥手。

陈素水站在一旁,看着沈必离去的背影,脑子里忍不住想着另一问题,沈必应该是不知道赵禾在京兆的吧?

沈必的确不知道赵禾在京兆,而赵禾也不知道这一次朝廷派来的人,沈必在暗中随行。

赵禾收到上京的消息时,已经是好几日之后的事情。钱无量因为特意找到了赵禾,当初钱无量之所以被发配到了偏远地区以两榜进士的身份当一个区区地方的县令,便是开罪了杨家。

当年钱无量知晓杨家私占农户良田修建别院,农户反抗,杨家的那位纨绔的少爷,如今已是当家的杨老爷竟直接把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打死,这事儿不了了之。那家农户家中就只有一根独苗苗,横死街头后,家中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日日在上京街上举着一块托人写的“冤”字的大木牌子,跪在上京府尹门口,有时候被官兵赶走,就在街头拦截着上朝的官员,想要求个公道。

这事儿当初没人管,当然不是没有人知道,而是谁都不想开罪杨家。

但偏偏就有这么一个木头人,接下来了这状子,还要让杨家给个说法。

这人便是钱无量,当然最后的结果钱无量也接受了,在当初已经腐烂的大梁,他一介书生,即便是两榜进士又如何?在世家的眼中,他不过是蝼蚁一般的东西,动动手指,便能消失在上京中。

钱无量当知道朝廷派来的人竟然是杨宝宁后,直接求见赵禾。

钱无量对杨家没什么好印象,这些年就算是他龟缩在这小小的县城中,也听过杨宝宁在上京城中作威作福的事迹。何况当初杨家为了一己私利,就能随随便便杀了人,现在手中握着那么多官银,杨家会突然转性,不贪一分一毫,这可能吗?到时候受苦的可就是这天下百姓。

钱无量来找赵禾时,当然没有说什么怀疑杨宝宁会贪污这样的话,他只是将县里的受灾情况做了一详细的统计,交到了赵禾手中。这几日的时间,钱无量将手下的官兵安排到山庄各处,协调着百姓,而他本人则是骑着一小毛驴,在山下还都是积水的路上,往返了好几次县城,日日在记录着受损的状况。

眼下钱无量这几日的统计的结果放在了赵禾面前的案几上,“禀公主,微臣已将百姓遭受的损失和灾后重建初步的预算都写在了上面,还请公主过目。”

赵禾翻阅了两下,她原以为只是笼统的金额,没想到钱无量是真将具体哪一出的建设需要花费的银子全都罗列了出来。这上面的银子可以说是按照市面上最公正的价格计算出来,不会存在地方官员多贪污一分朝廷的银子。

赵禾这时候是真有些感慨了,这几日她都在山庄,自然也看见了钱无量手下那一群官兵跟百姓的相处。城里的百姓似乎并不怎么惧怕这里的官员,甚至多数人都互相认识,交情看起来还很不错的样子。官民和乐这种现象,赵禾还真是头回见,这无疑都是县令大人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