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5页)

“当然是成安先生想出来的吧?”赵禾心虚道。

可赵禾怎么都想不到,在她离开上京的这大半月里,宫中的老头子已经作了一篇长篇大论,将他们师徒二人当日在宫中的探讨,精简成了寥寥对话,在这篇大作里,老头对自己这唯一的学生的喜爱简直不言而喻,洋洋洒洒写了诸多惊叹自家学生昭宁公主的言词。

这篇大作一问世,便在上京掀起了好一阵风浪,这时候还没传来临安,而这说书先生显然是已经事先得到了消息,才将此热门话题作为噱头,让这几日来茶楼听书的人格外的多。

金瑶听着赵禾这话,下意识就想摇头,刚才分明说书先生那就是一转折呢,肯定是有什么惊天大反转,怎么可能就是成安先生?

就在金瑶想提醒赵禾两句时,那坐在案几后的说书先生忽然语调一下变得激昂,还带着几分自豪和兴奋,“就在众人都以为这是成安先生想出来的绝妙计策时,成安先生在前不久,发表了一篇《论科考》的文章,将当初他在朝堂之上跟群臣雄辩的那些脍炙人口的计策的来源,写了明明白白!”

“这计策,可并非出自成安先生!”说书先生说到高-潮,语气激昂。

而茶楼在座的客人们,也都坐不住了。

“什么?不是出自成安先生?”

“难道这世上还有人比成安先生更厉害?”

“不是成安先生想出来的计谋,还能有谁?”

……

说书先生很快就满足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心,一字一顿兴奋道:“在背后给天下读书人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的人,正是我们大昭的昭宁公主!成安先生的那篇已经被上京众人传阅的《论科考》,便是将公主当日跟他谈论的科举的制度简略写了出来,而且传闻公主已经写好了详细的条款成为手册。若是当今圣上一宣布恢复科举制,那么昭宁公主这份手稿,便能直接使用。”

说书先生这话说完后,茶楼里有一瞬间的凝滞,但随后很快,这气氛像是被推到了今日说书的最高-潮。

“真的是公主所写吗?”

茶楼中其实还有不少人在怀疑,毕竟他们并不认识那什么昭宁公主,相比于眼下这位大昭唯一的公主,成安先生才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后者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说书先生像是早就知道在场的众人会有此一问一般,他从自己桌上拿出来一卷纸,“我手中的便是成安先如今那篇在上京广为流传的《论科考》的拓本,若是大家有兴趣,可以互相传阅,若是有从上京来的朋友们,也可以互相询问证实。”

很快,说书先生手中的拓本就被茶楼中的众人竞相传阅。一个举世闻名的大儒,写出来的稿子自然是有自己独特风格,何况在场有不少读书人都是成安先生的铁粉,在看完这一份拓本后,还有什么不明白?

“没错,这就是先生的文章!”

“我欧某人曾经将先生所作的几十篇脍炙人口的文章都研读过好些遍,这篇稿子,的确是先生所写!先生用词,还是一如既往一针见血!”

“其实我昨日才与京中故友通信,如今上京城中,谁都知道是昭宁公主列举了详尽的科举诸多事宜,公主在上京的呼声很高。”

茶楼中的众人在确定了说书先生所言非虚后,登时大家的目光就从成安先生身上转移到了如今风靡上京的昭宁公主。

这时候,金瑶也一脸深思地看着自家好友,“这是谁刚才说都是成安先生想出来的?那这个昭宁公主是谁?昭昭你知道吗?”

赵禾:“……”谁能想到老头完全不想居功,还写了这么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直接让自己出名?赵禾干笑两声,看着自己好友,“这个,我也没想到……”

金瑶哼哼着控诉她:“这分明就是你的计策!”

事到如今,赵禾只能点头承认。

金瑶的深沉就只维持了两秒钟,当她在看见赵禾点头时,眼中的兴奋就已经装不下了,“真的是你!”金瑶忍住尖叫的冲动,如今她已经得到了当事人的点头,知道自己好友竟然有这般能耐本事,金瑶替赵禾感到高兴极了,“我就知道,昭昭能一手创建起来善堂这样的地方,肯定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赵禾还想解释两句,很多东西都不是她一个人想出来的,可是她还没开口,忽然在她身后的一男子猛然站起来高声道:“我知道昭宁公主!当初江陵一战,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闽王和武安军在江陵的战役,就是在这位公主的到来后,彻底结束。也是公主的到来,让武安军在那一场战役中扭转乾坤!当初我就在江陵,亲耳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