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科研热点(第6/8页)
但是如果是直接跟作坊打交道的话,令狐无疆觉得自己的经验就比较欠缺了。
关键是他也有点拿不准自己到底有没有必要往这个方向去发展。
“你现在掌控的资金规模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要继续扩大规模也不是很现实。
我倒是觉得你可以考虑去考察一些作坊,特别是那些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潜力比较大的作坊。”
很显然,杨本满认为做风险投资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这方面的事情,整个大唐都是没有什么人去做的。
现在百业待兴,投资机会其实是很多的。
特别是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各个书院都已经有许多学员毕业了。
这些有着自己独到想法的学员,在创业的时候虽然有很多都失败了。
但是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令狐无疆完全可以一些缺钱的小作坊投资,换取相应的股份。
这样的生意一旦成功了一单,估计就能有非常丰厚的回报。
“可是我对那些作坊制作的东西并不熟悉,很难看出来人家的产品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令狐无疆说了一个有点尴尬的问题。
没办法,他本身就是胥吏出身。
虽然这些年跟着杨本满学习了不少的投资理念,也把令狐投资公司给做大做强了。
但是更多的时候,他只不过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赶上了好时机而已。
真的要让他自己去搞一家作坊的话,还真是不一定能够搞好的。
所以对于去到各个作坊考察,令狐无疆也是觉得心很虚的。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令狐投资公司现在也不差钱。
你手底下现在也有一帮伙计了。
既然如此,那你就干脆再招募一批伙计,从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或者化学院里头毕业的那种。
最好就是在作坊里头还做过一段时间,见识已经有所长进的。
跟着这些人一起去到作坊现场,你就不用担心被人家给忽悠了。
一款产品到底有没有潜力,你自己本身也能感受到一些。
再加上有这些专业人帮你把关,投资的风险就可以大大的下降。
到时候虽然在一家作坊里头投个几百贯钱,等到将来它做大做强,在大唐股票交易所上市之后。也许就可以给你带来上万贯钱的收益。
虽然这种的作坊数量肯定不会很多,甚至很多时候你的投资有可能打水漂了。
但是只要你投资十家作坊里头,有一家成功了,你就不用担心会亏本了。”
杨本满作为《经济日报》的常驻写手,绝对是经济学领域的嘴炮强者。
因为盘观者清,自己没有参与到金融投资的时候,看待问题就不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的干扰。
所以到现在为止,杨本满都是一心一意的在搞自家的杨氏茶叶作坊。
至于大唐股票交易所和契约交易这些东西,他是从来不会直接碰触的。
“嗯,您这么说也有道理。
干脆我去《大唐日报》和《经济日报》上面打一个广告吧。
告诉那些有潜力的作坊,可以把他们的作坊简介送到令狐投资公司里头。
我们会根据情况选择有些比较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考察。”
令狐无疆听了杨本满的话之后,稍微思索了一会,就准备采纳这个建议。
这么一来,令狐投资公司就已经从一个纯金融投资公司开始向风险投资公司转变了。
这种变化,很显然是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毕竟很多有想法的人,在投资修建作坊的时候,都面临缺钱的问题。
哪怕是一些不缺钱的,也不想把身家本钱全部都投入到作坊里头去。
这个时候,引入一个外面的投资者,虽然要牺牲一部分的股份,但是却是很值得的事情。
……
洪益制作所在作坊城里头算是一家中小规模的作坊。
在跟水均充分沟通之后,洪益选择了将作坊的发展重心转向电池的研究和生产。
在《科学杂志》上面已经介绍了一些非常简单的银锌电池、铅酸电池等的实验情况。
受到这个启发的洪益,果断的开始组建专门的电池研究实验室,召集匠人开始研究电池。
不过,这一次洪益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