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铭记(第2/3页)

而负责主持康平眷村的官员们,将县里免费给地省出来的几万两银子,都拿去修路,修了一条从平容通往京城,又宽又平整的石砖路,极大的方便了平容百姓的出行,也给平容带来诸多好处,引得周围没能争取到康平眷村的县,看着都羡慕不已。

如今随着康平眷村彻底完工,‘病’好之后,便联系宣武侯老夫人、邵丞相夫人等人,筹集资金,让人采购回大批物资的柱国公夫人等人,正在商量出行事宜。

京中众人也是在那时,才知道陈太尊捐建好的康平眷村,交给柱国公夫人监理,而柱国公夫人不好独自出这个风头,便拉上几位在京中同样德高望重,家中军功显赫的老夫人,又邀上邵丞相夫人与张居民大学士的的夫人,一起去做这件事。

有了这么几位身份地位够高,影响力也足够强的老夫人出头,京中其它各府当然不好干看着,纷纷主动报名,要为捐钱捐物。

已经准备好大批的物资,有一部分已经送往康平眷村,剩余部分他们将会组队亲自送往康平眷村,里面牵涉物资分配,以及出行安排等统筹工作,让京中各府也都忙得不可开交。

康平眷村中特意修建的有座英烈祠,祠内不仅会供奉眷村居民家中战亡的英灵牌位,还会详细记载陈太尊捐建康平眷村,为其义子,也就是先帝祈福的事迹。

同时也会以碑文的方式,将以柱国公夫人为首的诸位诰命夫人们,为眷村捐资的记录铭刻下来,以供后世之人世代铭记这些夫人们的善举。

听说这个消息后,京中那些为了给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夫人捧场,才跟着捐钱捐物的夫人们,都暗自兴奋不已。

许是因为受陈凤琪登高位之后,以不惜与亡夫和离的方式,彻底摆脱李陈氏之名,以陈凤琪之名任监国太尊,以及她在朝堂上怒斥大臣有歧视女性之嫌的言行影响。

康平眷村的项目组为各家夫人登记身份资料时,都报的都是夫姓加自己的闺名,不再像从前般,都是某某氏,成亲以后就不再使用,任人遗忘自己的名字。

到了诸会夫人前去康平眷村参观探望的那天,安常煦还亲自下令,让京郊大营派出上千将士护送那支队伍。

虽然从京城到康平眷村的这段路,已经从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的一条主干道,不可能存在什么危险,但此举无疑是在向外展示,皇上很重视并高度赞扬诸位夫人有此善举的态度。

车队中的一位夫人掀开车帘,看了眼骑马护在周围的那些将士,脸上是止不住的兴奋。

“真没想到,我刘秀兰竟然也能有这么有排场的一天,可以被京郊大营的将士护送。”

另一位夫人接过话道。

“人家护送的又不是你一个,有什么好激动的,我最惦记的是眷村,也不知道先送过去的东西,都分发到位了没有。”

“对啊,那些可都是我们的心意,一定要让那些人家都分到,千万不可有错漏才好。”

“依我看啊,你最想说的,应该是你捐的那些钱物,在功德碑上不能有错漏吧?”

此话一出,顿让车内几位夫人都掩唇而笑,柱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文氏虽然也有跟着笑,只是那笑容有些勉强。

事后再想想,文氏已经明白过来,应该是在年前,也就是太尊夫人去他们府上探病时,就已经将这件事,交给了她的婆婆。

可是她的婆婆不仅没有告诉她,就算是在痊愈之后,开始着手准备这件事时,也是亲自去联系其他夫人,没有带上她,后来给年轻一辈安排任务时,对她的态度跟对外人差不多,丝毫没有让她承担重任的想法。

这让文氏感到十分不适,可她不仅不敢露出不满,还需更加尽心尽力,因为她婆婆的态度很明显,做不好就换人,反正她有的是人可供选择。

因为她能明显感觉得到,虽然婆婆对她依旧像过去般态度温和,却始终没有原谅她将其气晕的事,待她远不如过去亲近,甚至还透着几分疏离。

她的丈夫因为乐阳郡主去了京郊大营,生恐对方会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出什么差错,除了要参加大朝会的时候会回城,其它时间基本都住在大营里,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让她想让对方帮自己从中说和一下,都找不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