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5页)

在陆时寒未恢复身份前,建宁帝一直未立太子。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国家迟早也是要立下太子的。

既然大皇子失踪,而剩下的皇子都是非嫡非长,那么,他们又为什么不能竞争这把龙椅呢。

这些年来,他们不断联络官员,结成势力,齐王和晋王也因此明争暗斗。

而在这期间,建宁帝一直没有表现出对他们其中任何一个王爷的偏爱。

建宁帝是在默许他们的举动,也想让他们彼此争斗,从而稳定朝纲,平衡朝臣的势力。

这些,也都是建宁帝默许,甚至希望他们去做的。

这些不过是建宁帝身为皇帝、平衡臣下的手段而已。

怎么忽然间,建宁帝就要他们放弃所有的野心,让他们甘愿当一个没有实权的所谓的王爷。

他做不到!

晋王把这些年的所有隐藏在心底的话,全部都讲了出来。

建宁帝则是嘴唇嗫嚅,手也颤个不停。

晋王第一次感到酣畅淋漓,他知道,即便建宁帝是一国之君,也无法否认这一切。

或许,生在皇家,便是他们的错。

良久,建宁帝才平复过来。

建宁帝闭了闭眼睛:“老四,以后你就去宁州就藩吧。”

建宁帝到底对晋王有一丝愧疚,留下了他的命,不过惩罚却还是要有的。

大周的藩王和前朝不同。

大周的藩王几乎只是个名誉上的称号,并没有实权,去了封地以后更是终身不得离开封地一步,踏出一步便算作谋反,而宁州更是苦寒之地。

建宁帝会让晋王永远待在宁州的府邸里,非死不得出府门一步。

所以,这可以算是一个禁锢晋王终身的惩罚。

晋王平静地颔首:“是,父皇。”

既然棋差一招,那他便认输。

随着晋王即将去宁州就藩的消息传出来,一众大臣尽皆哗然。

身为大周的臣子,可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且又是那等苦寒之地。

这是明摆着,晋王做了不知什么事,让建宁帝厌弃了晋王,才会有此事。

而晋王又可能做什么让建宁帝厌弃的事呢?

众人不禁联想起了太子受伤的事。

不过建宁帝既然没说,那一众大臣也便装作不知道,毕竟这也算得上是皇帝的家事,他们这些臣子也不必管的那么宽。

不过,在此事之后,京中的氛围顿时一变。

众大臣都知道建宁帝心情不好,何况太子还重伤着,是以,全都夹紧了尾巴做人。

京中一时安静了下来。

不过东宫里的气氛,倒是和往日没什么差别。

陆时寒受了重伤,暂时也上不了朝,每日都在东宫养着,倒是难得有了空闲的时间,可以休息一下。

沈扶雪则是每天琢磨着有什么补气血、养身的汤羹。

为此,沈扶雪还特意回了一趟娘家,请教了纪氏。

除此外,沈扶雪还请教了张太医一些药膳的做法。

当然,那些药膳都是厨娘做的,沈扶雪还是只会煲汤。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就和女红一样,沈扶雪于厨艺一道上并没有什么天赋,做的菜味道相当一般,只有汤羹炖的还算不错,沈扶雪也放弃了学做菜,索性专心学煲汤。

是以,沈扶雪每日都会给陆时寒炖些汤羹。

陆时寒也终于喝到了小娘子炖的旁的味道的汤羹。

陆时寒一边喝汤羹,一边想,看来他是不用喝那一道汤喝一辈子了。

日子就这样普通而又琐碎地过着。

一直养了一个多月,陆时寒的伤才好的差不多。

而这时候,也已经入了暮春了。

建宁帝下令搬迁到畅音园。

建宁帝旨意一下,京中的人也便知道了,先前那股子紧张的氛围终于过去了,可算是雨过天晴了。

而建宁一朝,确实一直都有夏日时搬到畅音园的习惯,现如今陆时寒成了太子了,当然也要随着一道搬到畅音园去。

沈扶雪这个太子妃自然也跟着一道去了。

还别说,畅音园是比宫里自在多了。

畅音园是先帝时期建造的园林,极尽华美,宫殿也不是挤挤挨挨的,不像宫里那般处处都是四角的天空,待的人心生烦闷,反而各处都是花树,空气也格外清新。

有着这么好的景致,住在畅音园里心情都跟着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