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危机(第7/10页)

但宁恕并未进屋去劝导妈妈。他知道,只要进去,必会被妈妈追问。眼下宁宥母子已走,他面前再无挡箭牌,妈妈一定会追根究底,问个彻底。他想了会儿,收拾起一只行李箱,轻手轻脚地也走了。他打算搬去外面独自住。

行李放入后备厢后,宁恕却不急着走,而是拐到刚才四个男人冲着他家放鞭炮的地方,踩着一地狼藉朝家的方向看。直到一个邻居经过,问他刚才是怎么回事,他才漠然地走开。上车后,宁恕一个电话打给在国税局工作的高中同年级不同班的同学。这个同学,他回家工作起便开始接触,温和地一步步地拉近距离,想办法既体面而又不刻意地先把关系搞好,然后把他想做的事情办好,最后还能交个朋友。现在,他等不及了。

宁恕拨通那同学的电话,焦躁地道:“我被人抢了女朋友,那人刚才还嚣张得差点烧了我妈的家。我咽不下这口气,你千万得排出时间给我,我需要你帮忙。”

宁蕙儿关在屋里生气,听到女儿、外孙走的时候,她坐在床尾强忍着没动弹,反而背转身去朝向窗外。后来自己想想也不大对,忍不住走到窗前,隔着粘满烟火黄火药的玻璃窗,看着女儿与外孙紧紧拉着手头也不回地走了。宁蕙儿想喊一声,可放在窗框上的手始终没用力。她看着女儿走了,心中略有悔意。可她纠结了会儿,嘴里嘀咕着“怎么走了,怎么走了”,又不肯主动出去再次责问儿子。她想着既然女儿走了,儿子应该进来跟她说明实情吧。于是,她悄悄打开门的保险,一边留意着门的响动,一边没事找事做,整理衣橱里的衣服。

等她收拾完衣橱,心情稍稍平静下来,清早所受的惊吓过去了,与女儿的怄气也过去了,她心平气和地打开卧室门,试图与儿子推心置腹地谈谈,却见一室空空荡荡,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宁蕙儿忐忑地看向儿子卧室大开的房门,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蹑手蹑脚地走进去,鼓起勇气打开衣橱门。只往里扫了一眼,她便重重地将衣橱门合上,重重叹息。一时间,屋子里寂静得可怕。

宁蕙儿这才意识到问题可能比她想象中更严重,难怪女儿会对儿子不依不饶。她扭头再看阳台上烧出一个缺口的纱窗,心头战栗又起。但宁蕙儿很快行动起来。她打开杂物箱,翻出两把锈迹斑斑的淘汰菜刀,有条不紊地洗干净、擦拭干,一把放到她的枕头底下,一把插进门口鞋柜里的一只高帮皮靴里。

做完这些,宁蕙儿撇撇嘴。她不怕,她以前还开夜班出租车呢,什么样的事没见过,如今人老成精,她还怕什么,即使一命抵一命,她这么大年纪,也是值了。

“我才不会逃到上海去。”宁蕙儿斩钉截铁地表态。

宁恕走进一家刚刚开门、寂静无人的茶馆,等候在税务局工作的同学到来。

而小童则是一反常态,这个几乎是以为替代宁恕无望而这阵子游手好闲的人,一大早踩着正常上班的钟点来到公司。他微笑着迎来第一个来加班的同事。他压下心中的刻意,平静地道:“这回的接待任务很重,容不得丝毫差错,我来看看有没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总公司方面的协调联络工作做得怎样了?”

同事顿时一肚子苦水:“本是我们把程序递交给宁总,请宁总协调总公司那边的安排,可我们都找不到宁总,总公司那边又嫌我们不懂那边做事的规矩,让我们非要等到宁总来才行……”

“算啦,算啦。”小童厚道地打断同事倒苦水,简单地道,“这个我倒是可以试试。我没办公室,暂时就借用你的桌角吧。你先把资料拿给我过一眼。”

幽静的茶馆包厢里,相对而坐两个年轻精英。宁恕给同学倒茶的当儿,同学老成持重地道:“我看这事可行,明天我去查一下。你给我一个电邮,我尽快把资料发给你。”

宁恕大喜,连忙一边拿出纸将电邮写给同学,一边状若诚恳地与同学商量:“但如果把女朋友抢回来……可我心里怎么有疙瘩了呢?”

同学坚决地劝导道:“男子汉,大丈夫,抢回来再说,人活一口气,这忙我帮定了。”

宁恕一脸大彻大悟:“对,人活一口气!”

同学见此,心里很是满意,仿佛变成是他主导了局面。宁恕更是千恩万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