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原告是许清宵,审案是许清宵,判案的也是许清宵(第4/8页)
许清宵开口,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这白衣姑娘很清冷,不是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清冷,而是一种不涉世事的清冷,有点提防心还有些孤寂。
非要说直接点,就是有点玉玉症。
已经将手中糕点吃了一半的白衣姑娘,不禁抬起头来,她美眸看了看周围。
于她的审美来说,这个还行,没什么问题。
只是许清宵如此开口,她马上点了点头道。
“恩,许公子,奴家明日让丫鬟置换这些。”
白衣姑娘如此说道。
“那倒不至于,看姑娘个人喜好吧,许某也只是随口一说。”
许清宵开口,紧接着起身,来到窗边。
天穹已经布满乌云,细细落下雨水,伴随着微风而入,吹动了发梢,桃花庵临江,一艘艘船游动。
听着雨声,许清宵负手而立,缓缓开口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许清宵缓缓开口,他不凝聚丝毫才气,只是简单念诵,压制住了本该出现的异象。
而房内的白衣姑娘,她是桃花庵的清倌人,而且还是头牌,不仅仅是因为人长的绝美,更主要的是才艺极佳。
喜爱读书,若论知识不弱于一些才子,无非是女子无法凝聚才气罢了。
至于为何不能凝聚才气,这个就没人知道。
许清宵这一首诗,她自然能听懂。
诗词优美,而且应景,尤其是那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是让人莫名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意境。
这首诗当为天下绝诗。
白衣姑娘有些发怔,她望着许清宵的背影,眼神之中满是好奇。
许清宵为何随口便能作出如此绝诗啊。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啊。
她震撼,同时也对许清宵的才华感到敬佩。
只是她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如若换做其他清倌人,只怕此时应该夸赞上去。
可她却有些难为情。
而当许清宵缓缓转过身来时,白衣姑娘更是低着头,吃着掌中的糕点。
“白衣姑娘,许某有个事挺好奇的啊。”
“你们都没有姓,只有名,那什么时候才有姓啊?”
许清宵开口。
他来这里主要目的是道歉,然后再送点小礼物,让其不要怪罪自己。
所以打算待一会,总不可能送完东西就走吧?这不是显得更加古怪?
如果不是一时之间想不到什么好的诗词,许清宵还打算给白衣姑娘写首诗。
也当做是一种赔罪了。
所以眼下有些无聊,许清宵好奇询问。
“回许公子,奴家的姓,必须要由人赎身之后,才能得之,当然若是有才子愿意赐姓,也不是不行。”
白衣姑娘如此说道。
“赎身?”
“敢问一声,赎您需要多少银两?”
许清宵问道。
清倌人赎身也是正常的事情,毕竟桃花庵养了这么多年,请来许多大家来培养琴棋书画,花费也不小。
“一百万两白银左右。”
白衣姑娘平静回答。
许清宵:“……”
你大爷的,动不动就一百万两白银?这谁给的起?除了一些大财主之外,谁给的起?
不过在女人面前,许清宵还是不想显得自己太过于尴尬。
“一百万两吗?倒也不贵,只可惜许某没有。”
“不过白衣姑娘,如若许某有朝一日有钱了,会来赎姑娘,也算是一种赔罪。”
许清宵认真说道。
别看清倌人很优雅,其实这是黄金年龄才可以傲视一点,可到了三十岁以后,必须要嫁出去,如果嫁不出去的话,就必须要在桃花庵做一辈子。
说来说去,清倌人的命运,也就是比勾栏女子要清白的多罢了。
真正的权贵,或者是大家族,是不允许后人娶清倌人的,纳妾还差不多,但妾的身份地位,可比正室要差太多了。
不但身份低,而且妾的命运也很惨,在家中得受正室各种欺辱,下人们也不会当回事,哪怕是老爷宠幸又能嚣张几年?
甚至权贵之间,更是互相把妾室换着来,这种事情完全不是什么丑闻,封建社会就是如此,不想接受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