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此后如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第5/8页)
先杀番商,立下凶威,而后引诱番商答应下税收之事,如果有人出面阻止,许清宵直接砸盘,全部杀光,以儆效尤。
因为有了之前的几件事情,许清宵连郡王都敢杀,他们当真相信许清宵敢杀光所有番商。
尤其是方才,许清宵杀了四百人,几乎在所有人心中种下了一个种子,一个疯子的种子。
这样一来,谁敢赌许清宵会不会发疯啊?
赢了,那还好说。
输了,他们命都没了。
自然而然,这些番商会无条件支持许清宵。
这一招,当真是进退自如啊。
想到这里,镇西王深吸一口气,他起身来到许清宵身边,几乎是用非常温和的口气,压住了心中无尽怒火。
“许清宵。”
“你先冷静一下,听本王说。”
“这件事情,真的影响很大,本王可以保证,你杀怀平郡王的事情,都远不如这件事情麻烦,不仅仅是对你,甚至对大魏,对陛下来说,都很麻烦。”
“这样,他们家产一半充公,算作惩戒,等此事结束后,本王再与你好好谈。”
“许大人,你是个聪明人,有时候见好就收,你我之间,并没有什么天大的恩怨,或许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还有,这些番商并没有真正得罪你,没必要闹得如此僵硬,他们现在服服帖帖,是因为畏惧你手中的刀。”
“可若一旦等他们回过神了,即便答应交税,本王也可以保证,他们不会那么痛快的。”
“许清宵,你可要好好想清楚点,你没必要因为这些百姓,得罪那么多人。”
镇西王压着声音,他在许清宵面前如此说道。
到了这个时候,他知道若是自己还如此强硬的话,只怕会将事情闹到不可开交的情况。
他是镇西王,一名藩王,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还是那句话,立意决定一切,只要不征税,就算是所有家产全部充公都没有关系,大不了重新再来。
至于坑蒙拐骗什么的,暂时不要,或者是说许清宵被搞下台之前,老老实实一点,也能赚钱。
可一旦征税,那么这些番商就绝对不可能再把银两交给他们了,毕竟大魏征税四成。
六成的利润,扣除各种成本,真正到手的利润就没有多少了。
再去让他们交钱?这帮番商死活都不愿意了。
家产充公,无非是挨了一棍子罢了,可一旦征税,那就是伤筋动骨啊。
所以他不希望许清宵继续闹下去了,到了这个程度已经差不多了,可以收手了。
如果许清宵愿意收手,那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他也不会多说什么的。
当然以后等自己杀入京城,还是要把许清宵的脑袋擦屁股,这是他做人的原则,说到做到。
至于做朋友?狐朋狗友也是朋友啊。
可惜的是。
许清宵岂能不知他的想法?
今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影响到这帮人的利益。
所以镇西王说的放过自己?甚至和自己做朋友?
这可能吗?
就算是镇西王答应,怀宁王答应吗?其他藩王答应吗?
所以这已经是死仇了。
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答应和解?自己脑子又没进水。
而镇西王所言,却让许清宵更加感到反感。
此时,所有百姓看着镇西王来到许清宵面前,不知道在窃窃私语什么东西。
一时之间,百姓有些莫名慌张了,他们害怕许清宵被威胁,也害怕许清宵被镇西王说动了。
他们无论如何是支持许清宵的,只要许清宵是为了百姓。
这群番商在大魏为非作歹,许清宵严惩他们,百姓们看在眼里,他们很兴奋,也很喜悦,这是为民除害。
至于增加税收,他们更是拍手叫好。
毕竟这些番商做生意不交税,相当于白吃白喝大魏,可如今许清宵下令,让他们缴纳四成税收,他们自然无比满意。
银两虽然不给他们,但却给了国库,而国库有了钱,自然会造福大魏百姓。
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的。
刑部堂外。
许清宵感受着百姓的目光,他再看向镇西王,语气极度平静道。
“王爷。”
“许某敬重你的身份,但方才的话,王爷不要再说第二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