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文宫昭文,为许清宵立像,暗渡陈仓,歹毒至极(第7/8页)

见到许清宵,朝歌行礼,夸赞许清宵的资质。

“只是七品,朝歌兄过誉了,儒道一品一重天,此时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义,这般资质纵然再好,若是未来没有细细领悟,只怕一生难晋一品。”

许清宵回礼,同时也有自知之明。

七品明意,他已经做到。

可六品立言,他还没有做到,并且立言更加困难,这个立言,不是说我要做什么做什么,我的人生要做什么做什么,就算是立言。

而是发自内心的立言,否则你为何立言,就是你想干嘛就干嘛?

“许兄如此天赋,且又能如此沉稳,愚兄都有些羡慕了。”

朝歌感慨道,他这句话是实话,的确有些羡慕许清宵,入学一个多月就已明意。

而且明的还是圣人之意,如此这般,居然还有了不得的心性,实实在在让人不得不感慨啊。

不过也就在此时,朝歌继续说道。

“许兄是来刻新文,铸新器的吧?”

朝歌询问道。

“恩,已经晋升七品,怕有些来不及,所以安心下来,打算刻文铸器。”

许清宵也不含蓄,直接说道。

“贤弟先不急,已经到了七品,可以缓一缓。”

“你现在要好好想清楚,明意文章是什么,以及铸何等文器,到了这个程度,不用太急。”

朝歌认真说道,告知许清宵现在不用太急,想清楚之后再来。

“可以拖延吗?”

许清宵有些好奇,毕竟之前都不可以拖延。

他也是怕耽误时间,所以才会急急忙忙回到李府休息。

“没有关系,明意之后,不用如此着急,重点是明与意,之前养气,开窍,修身,皆然是基础,到了明意之境,就不能如此了。”

朝歌回答道。

许清宵明白了,之前急是因为刚刚入品,铸造任何文器,包括刻印任何文章都无所谓,因为在儒道当中,你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一般。

可如今明意,就代表你长大了,长大了你就知道你想要什么,不是说你随便铸造出来的东西,就一定适合你。

适合,才是王道。

此时,朝歌继续开口。

“不过,贤弟,有件事情,你要注意一下。”

朝歌开口。

许清宵有些好奇了。

“兄长请说,愚弟必铭记于心。”

许清宵问道。

“你既已修儒道,就必须要走上官道,儒道后面几个境界,极其重要,单靠顿悟很难,尤其是圣人之道,传教或立身,传教需要威望与极学,而立身则是为百姓做事。”

“想要为百姓做事,就必须要在朝堂上稳住跟脚,为天下百姓做事,可现在你已得罪大儒,对你在朝堂上极为不好。”

“再者你修炼的也是大魏儒道,若是去了其他地方,自毁一半,虽说影响不说毁灭性,但也很麻烦,若你没修炼异术没关系,可修炼了异术,还是要考虑自身再说。”

“所以,愚兄希望,贤弟往后做事要谨慎一些,也要稳健一点,莫要太过于激进,否则若是无法晋升高位,难以成圣,对异术压制也难。”

朝歌认真说道。

听到这话,许清宵点了点头,他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儒道最后几个境界就是圣境,要么开创新的学问,但这个太难了,人家认可不认可是一个问题啊。

而后世想要真正成圣,唯一的捷径,就是入朝为官,替天下百姓做事,赢得民心,这样成圣几率就更大。

所以自己以后不管如何,都必须要稳健一点,得罪人可以,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辞官或者是离开,毕竟自己是大魏子民,去别的国家干活,其他国家百姓愿不愿意接纳?

“愚弟明白了!”

许清宵认真道。

“行,贤弟明白就好。”

朝歌点了点头,随后也没什么事,许清宵也没说什么了。

“那既如此,愚弟就先行离开,外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就不打扰朝歌兄了。”

许清宵开口道,同时又朝着朝歌行礼。

后者回礼,当下许清宵便消失在文宫中。

待离开文宫后。

房间内,许清宵睁开眸子,便听到外面细细之声。

是李鑫与陈星河等人的声音。

从床榻上走下来,许清宵推开房门,面上带着温和笑容,看向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