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继续杂谈(注意整章都……(第3/3页)

“而且他们看到了工厂制度为乌朗带来的经济腾飞,不过在这一点上,凯西和比彻有一点点的分歧,凯西先生更倾向于将经济发展归功于工厂制度,而比彻先生认为技术革新是唯一的要素。”

“不过这点分歧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们在应当采取的对策上达成了一致,他们两人都认为,女王应该采取更加强势的姿态,或者说,他们认为女王的强势错了方向,强势地压制工人是无用的,她应当强势地为所有失去生存技能的人安排新的位置才行。”

“这是乌朗内战的第一阶段中,主要涌现的两种思潮。”

“另一种思潮因为只是一种同情的情绪,缺乏明确的论述,而且与掌握言论的阶级的立场相违背——因为他们希望起义军成功,所以并没有受到过多关注,只是一种对被压迫者的朴素同情而已,不过这种朴素的同情中,后来孕育出了许多别的思想。”

“乌朗内战第一阶段的三种思潮中,并不包含对政体的思考,一方面是因为王权的存在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则是他们还没看到王权制度已经彻底不管用了的信号,在内战的第二阶段,才有更多人将目光放在了对政治制度的思考上。”

“蕾娜女王在刺杀中失踪后,怀特军虽然还没有攻入王城,但成功的情绪依旧蔓延开来。”

“同时,蕾娜女王的失踪让王城陷入了混乱与分裂中,保王党,趁机想要上位的人,还有默不作声溜走同时希望起义军能成功的人,这些人再加上起义军,让乌朗乱成了一团。”

“那几年的历史简直透着一股子荒谬气,每隔几个月,王位上就得换个人,有时候是起义军成功,有时候又是保王党成功,棉花换茬都没他们那么勤快。”

“不过最重要的事,那些持有朴素同情情绪的知识分子看见了起义军们自己当国王的模样。”

“他们意识到,如果王权制度不改变,哪怕是受压迫者登上王位,其余受压迫者的现状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相对远离战火纷争的知识分子们开始讨论起了怎样构建一个更好的政体。”

——《魔法世纪·一世纪杂谈》,安德雷·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