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酸菜鱼和煲仔饭(第4/6页)
舒婷来的时候是下午两点,他们在白记饭馆做了采访,又吃了饭,现在已经接近四点半,快到饭点,白记饭馆的人流量达到小高潮,收银台前排起长队。
舒婷望而生畏,只好点了点头:“那我们回去再想办法吧。”
因为工作需要,摄影师将这个素材发给海市民生栏目的主编:“主编,这就是我们今天拍的东西。”
主编完完整整看完这个素材之后,有些茫然:“你们这是在做吃播吗,一直埋头苦吃。”
视频除了刚开始舒婷说了一句介绍,然后又说了一句为这个酸菜鱼而死都可以,然后就再没有其他的评论了。
摄影师有些尴尬:“不怪舒婷……这个白记饭馆实在是这个太好吃了。怪不得它能在食天下杂志拿到银奖,真的是实至名归。”
主编虽然地位高,但是年纪不大,喜欢上网冲浪,和年轻人没有代沟。那个干饭大学生的事太过特殊,现在报社没人不知道这个理工大学的大学生,主编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这件事情发酵的时候,编辑们都以为这件事情会对日报有影响。
但是没想到读者和观众并没有抗拒,反而觉得海市日报有些接地气了,纷纷在可怜日报社,结果就是下一期报纸的订阅量都变多了。
海市日报作为传统纸媒,不能落后于时代,一直在寻找转型的方法,已经上线APP,但是内容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在经历过干饭大学生的事情之后,主编也开始反思,海市日报的新闻需要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更迎合年轻人的口味。
他一番思索之后,并没有立刻将这个素材丢掉,反而说:“没有垃圾的素材,只有垃圾的剪辑,你把舒婷拉过来,我们商量商量,把这个视频剪一下,做一个直观的报道好了。”
“直观?”摄影师有些茫然。
……
陈舟是一个退休老干部,最常看也最喜欢看的就是海市日报。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老人,他用上了海市日报的APP,毕竟海市日报的APP有声音也有画面,比单纯用老花镜看字要舒服些。
湖边,陈舟在和同伴将钓鱼杆子弄好之后,便掏出手机打开海市日报APP,准备消磨时间,等待鱼儿上钩。
陈舟最喜欢看的就是民生问题,于是最先打开了民生栏目。海市日报的民生栏目经常会说一些家里长短的事情还有一些时事热点。
这一期的热点就是食天下杂志发表了新的榜单。
陈舟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海市人,听过食天下杂志的名字,但从来没给食天下杂志投过票,因为他在食上没有什么追求,觉得粗茶淡饭即可,怎么能日夜耽于享乐?
但是这个报道是头条,陈舟便顺势点了进去,结果立刻看到了一个短视频。
视频里最先出场的是一桌菜,色香味俱全,香味好像要透着屏幕溢出来。
陈舟看着这些精致的菜肴,内心微动,但是并没有升起很大的波动,告诫自己,菜做的这么好看有什么用,对他而言,菜只需要做到基本的饱腹功能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拿着话筒的女记者。
记者说:“我们这次来到了食天下杂志刊登的白记饭馆,想必你们也很好奇白记饭馆的味道到底是怎么样的,能获得食天下杂志影响的味道到底该有多么好。作为一个直面这些菜的人,我将为你们仔细描述这些菜的口感,让你们一饱口福。”
舒婷在说完话之后,便坐下来,拿着筷子像酸菜鱼伸去,吃完一口之后,就面露满足,脱口而出:“如果有这样的鱼肉吃,我觉得自己像孟浩然那样吃鱼而死,也不是……不可以。”
陈舟皱了皱眉,本来觉得太夸张了,但是在见到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酸菜鱼之后,他感觉这个记者的话好像没有夸张。
鱼肉如同皑皑白雪,小米辣被切成段,像火精灵一样漂浮在汤中,上面还撒上一把像翡翠的香菜,金黄的酸汤浓郁。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口水直流。
陈舟目光微动,难得起了兴趣,于是便没有退出这个视频,想听听这个记者后面的话。
然而舒婷在吃完这份酸菜鱼之后,便再也没有说话了,不住地吃,完全忘记了自己要讲解食物的味道。
陈舟:“……”
陈舟只能从她的表情和动作看出她吃的菜有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