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4/7页)

十二阿哥挑眉道:“账本这么重要的东西,司管让你们几人来是因为信得过你们,其他人就未必了,要是出了什么事,你们来负责吗?”

谁敢负责这种事啊,十二阿哥难道就不负责了吗?

几人还不敢直接质问,又听十二阿哥道:“查账进度要被耽误这种事就不必担心了,那么多的账本,等你们抄完旧的,新的估计就查得差不多了,一点都不耽误事。”

得了,反正抄账本的事不干也得干。

几人累得要死也只能灌下一壶浓茶继续干活,反正抄写账本只需要看和写,就不怎么费脑子。

就是抄写了一天,他们回去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连筷子都拿不住,感觉这日子是要过不下去了!

于是他们只能找司管哭诉,救命啊,这活不是人干的啊!

司管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来找十二阿哥商量道:“他们几个来抄写那么多的账本实在太慢了一点,不如另外多派些人来。”

十二阿哥似乎有点不情愿,在司管再三请求下才勉强点头道:“行吧,找点信得过的人来,账本的事可不能随意泄露出去。”

司管连连应下,转头就点了平日得用的人手,把所有能用的心腹都挪了过来帮忙。

十二阿哥还让小吏清点人数,记录人名,回头每天还要点卯,别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两天就跑了!

司管感觉有点不对劲了,疑惑道:“他们既然过来了,肯定会好好干活,记录名字上册就不必了吧?”

十二阿哥不高兴道:“这么多人我哪里能记得住,哪天少了那么一两个都不知道,记一记又何妨?”

司管想想也是,十二阿哥不可能记得那么多人,要是记下名字,他们每天过来的时候点卯就要简单容易得多了。

人多确实抄账本就快多了,十二阿哥依旧是两人为一组,抄完账本后互相换着检查。

而且换完一本之后,组员就要换人,不能重复同一个人,以防他们互相包庇。

这挑的人还不是同一个司管底下的,彼此虽然可能眼熟,却还没熟悉到会互相包庇的程度。

十二阿哥还会让小吏抽查,隔两天随手拿一本对一对,要是发现非常多的错误,那一组两人就是互相包庇得赶出去不说,还要受罚,直接撵出内务府。

这惩罚就大了,内务府是个油水多的地方,多少人挤破头才能进来,哪里舍得丢下这个好差事,一个比一个检查起来都认真。

抄错得多,那就要多抄一本,对方就能少抄一本。

起初大家还算客气,到后来别说是熟人了,亲爹都不行!

少抄多抄一册没什么,少个五六本那就不一样了!

每天点卯之后,同组的两人看向对方的目光都透着战意:小样,今天还怕找不到你的错处,多抄一本吧你!

十二阿哥还不只有罚没有赏,抄得又快又好的就能免抄一本,还能指定免了这本给谁来抄!

那些原本就不对付的人更是摩拳擦掌,恨不能给对方添堵!

如此多的账本还以为要抄上两个月,谁知道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抄得差不多了。

另外十二阿哥带着几个小吏查账,新账本都查完了。

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账本每个账目都写得一清二楚,加起来是毫无猫腻,总数是对的,分开来每个月都没有出入,显然账目是彻底平掉了。

小吏有些胆战心惊看着沉下脸的十二阿哥,生怕他发飙。

短短一个月下来,内务府是谁都不敢小看这位十二阿哥了!

十二阿哥却很快缓和了脸色道:“旧账本先抄好的那些都对过了吧,怎么样?”

有小吏把记录递了过来让十二阿哥过目:“数目都对过,没什么问题。”

他面色迟疑了一下,十二阿哥就注意到了:“但说无妨,这里也没外人在。”

其他小吏连忙低下头,这句话说得让人心窝子都暖了起来。

闻言,这小吏才咬咬牙道:“小的发现几处账目数目比较大,却没到显眼的地方。比如这个后宫娘娘过年过节的时候为太后娘娘请戏班子解闷,一年三回,每次花费统共十万两。”

一年下来,这里就有三十万两了。

十二阿哥鼓励地看着他,小吏接下来道:“当初小的识字进了宫,发小也会一点,就进了戏班子专门给角儿们写本子,所以知道一点。小的戏班子便宜,三五千就能请下来,大的戏班子因为角儿出名,可能得一万两才能拿下。若是极为有名气的戏班子,三五万就顶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