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5/7页)
皇帝再次点点头,四阿哥务实,还知道灵活变通。
清理河道不是一次两次就行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堤坝也需要保养和检查,而不是建好后就扔着不管了,以为万事大吉的。
“那就让当地官员接手此事,叫老四和十三回来。”
李德全听得一愣,立刻应下去吩咐了。
他知道皇帝不会让两位阿哥在外头太久,还以为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好歹在外边历练一两年才回来,谁知道这才几个月就叫回来了?
耿奕在后院正指挥马厨子的几个徒弟和丫鬟把小虾晒起来,一网子捞起送过来的大虾,还夹杂着不少小虾,厨房自然看不上要扔掉。
被她知道后就留下了,晒干后能入菜,还能腌成小菜的。
这些虾虽然小,做主菜有点寒酸,添进菜里一起炒,却能平添不少鲜味。
晒干后也容易储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一两年还是可以的。
马厨子感慨耿奕真会持家,耿奕心想她这不是没事做吗?
她又不用去河道那边做督工,又不乐意跟当地那些夫人们寒暄,最多就跟老大夫聊一聊药方,再请教一下把脉的技术。
附近的镇子又远,马车过去得两个时辰,也没什么店面能逛,耿奕还不如呆在家里面呢!
不过她每天早上起来陪四爷吃完早饭后睡个回笼觉,下午再琢磨吃什么也过得挺充实的。
哪想到京城的信使又来了,然后带来一个消息,皇帝要召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回京了!
耿奕一时心情复杂,说好要呆个三五年的呢,她连以后吃什么干货都开始准备了啊!
四阿哥看她的脸色不由好笑道:“怎么,你不想回去吗?”
耿奕摇头道:“不是,就是我原本以为要呆很久,每天努力让人收拾院子,再整理出更多能吃的菜式来,忽然之间就要回去了……”
那她之前忙里忙外为了什么,那些干货作为特产带回去吗?
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以!
耿奕立刻又打起精神来道:“那我这就开始让人收拾,爷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四阿哥想了想道:“河道那边需要交代清楚,怎么也得三五天之后才行。”
三五天足够整理收拾好了,耿奕就点点头开始一叠声吩咐,让人先把不用的东西开始整理到笼箱去。
她刚才沮丧,然后忽然又振奋起来,精力活泼去吩咐开去,四阿哥看着不由好笑。
十三阿哥其实也十分疑惑:“四哥,皇阿玛这么快就原谅我,让我们回京去了?”
其实如今太子被废掉后又给复立,加上后边成年的阿哥们都出宫建府,封爵封王了,京城如今的势力分布比他们离开前还要复杂,这时候回去并不是特别好的时机。
四阿哥却笑道:“我们总不能一直留在这里,皇阿玛或许有他的考虑。如今最重要的是把督工的事办好,不留祸根。”
因为原本以为他们会呆很长时间,对跟着的官员们要求就不高,如今就得使劲敲打起来,让他们能够尽快接手的。
当地官员是叫苦不迭,恨不能求四阿哥他们多留一阵子,让人有点喘息的时间。
那么多事一股脑要接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颇有些手忙脚乱。
然而京城这时候又派人来宣旨,四阿哥匆忙回去,只来得及换上干净的衣袍就跪下听旨。
就听高太监宣旨,四阿哥对修缮河道有功,被皇帝封为雍亲王,至于十三阿哥也被封为贝子,回去也能出宫建府了,两人立刻谢恩。
四阿哥让苏培盛递去荷包,拱手道:“有劳高伴伴了。”
高太监连忙谦虚道:“这等好差事不知道多少人要挤破头去抢,是奴才的运气好,也能来沾沾雍亲王的喜气了。”
耿奕怀疑皇帝是不是算好的,他们这边收拾得差不多了,这时候也可以出发回京城。
高太监这时候过来宣旨,四阿哥就能从越河风风光光回京城去的。
该说皇帝还是挺贴心的,对四阿哥这个儿子也颇为喜欢,不想他委委屈屈出来,然后再委委屈屈回京吗?
不得不说,四阿哥作为雍亲王回去,甚是体面。
高太监还带来四福晋的信使,四阿哥一看,知道李侧福晋生下一个小阿哥,如今母子平安。
另外就是钮钴禄格格也在前阵子因为难受请了大夫,被诊出有喜了,约莫三四个月的样子,算得上是双喜临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