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页)

黎夏笑着下了车,她就是要这么气场十足的来商量没房本提前贷款的事。

“黎夏?哦不,黎总,里面请!”

黎夏点点头,“你们行长在么?”

大堂经理也知道这位要办的业务的金额怕是有点大,别人做不了主。

“您先坐,我替您问问去。”

黎夏没预约,不过还是很快见到了行长。

“周行长,来向您化缘了!”黎夏笑眯眯道。

她的公私账户都开在农行,农行自然是她贷款的首选。也是最可能贷到的地方。

要是不贷,她就把账户转到别的银行去。

周行长笑着过来和黎夏一起坐到沙发上,“你黎总还需要化缘啊?”

超市和面摊都每天存营业款项,他还是知道黎夏的营收的。

黎夏道:“我要是不需要,你说我上门来做什么?我在Y县马上要开个分店。这不,周转不灵,就想到您了。”

周行长也知道既然找来了,肯定是为了贷款。

便也不再绕弯子了,“黎总要贷多少?”

“我那六个门面抵押给你,你能贷多少?”

周行长挑眉,“房本下来了?”

“要是下来了,我就让出纳来办了。反正门面就在那里,我只要能拿出证明门面是我的书面证据是不是就可以了?到时候元旦前房本下来,我再给银行送来。变通一下嘛,何必那么死板呢?”

周行长道:“听说黎总是开车来的啊?”

“那车我还没给钱的。”

能不给点钱就让黎夏开车走的人,周行长自然知道是谁。而且,外人不知道,他一个银行行长还是清楚的。越大的老板搞不好欠的债越多。

那不说你欠银行一千块,你的命是银行的。你欠银行一千万,银行的命是你的么。

“这个不符合流程,我得请示一下上级才行。”

黎夏笑着站起来,“应该的,我等你的消息。”

周行长送她出了行长室。

黎夏直接开到县城工行去了。

工行是邀请过她来开基本账户的。

开着车去的,这就是身份的象征。依然是一去就受到了热情的招待。

“我到你们房地产贷款部门问问政策。”

问政策是顺便,实际来工行就是做给周行长看的。

农行什么乡镇都有点,相较而言比工行方便啊。真换了,大表嫂存钱、取钱就麻烦多了。

不过,如果最后工行肯贷款,农行不肯,她肯定还是要转的。

房地产贷款部门还是当初那个慢性子的员工。

“黎总,您买房还要贷款啊?”

“能贷款肯定要贷的啊。你上次让我回去等政策,现在有了买门面贷款的政策了么?”

“上次?”这个员工不记得黎夏来过了。他能认得黎夏,自然是因为那两个广告的缘故。

如今在县里,黎夏这张脸不认识的人是极少的。

黎夏告诉了他大概的时间段,他想起来了。毕竟来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

“怎么,您又要买门面了?”

“不啊,我就问问。”

员工道:“92年和93年大城市出现了一阵房地产热。所以这个政策如今又收紧了。”

黎夏其实也料到了这个情况。炒房子这事儿真不是后来才有的。90年代初期海南省的房地产泡沫之大是惊人的。

只不过90年代炒房子条件不够成熟,国家又打压得比较狠。这才控制了下来。

所以,房贷政策依然不成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毕竟如今,好多事情都摸着石头过河呢。

她就是左右来都来了,问问呗。

黎夏走出房地产贷款的部门,就被人请到了行长办公室。

这也是你来都来了,我就试着忽悠忽悠看能不能让你把基本户转到工行来。

行长亲自上阵,也是够看得起黎夏超市了。他给黎夏介绍了一下优惠条件。

存款利息高一点吸引不到黎夏,她现在又不是要存款。

“吴行长,我现在不是要存款,我要贷款。你要是能贷给我十万,我立即转过来。”

正说着,她的传呼响了。她之前留给了周行长的。

她都来工行一阵了,那边也应该请示好了才是。

吴行长察觉出工行怕是被利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