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望京的宜家那么大,绝望过后,总伴随萤火虫的光(第5/8页)

隔板区。

满脸是痘的宜家店员热情洋溢地介绍了所有的隔板,甚至每种隔板托儿的承重能力和搭配组合都事无巨细了,但眼见苏青这位奇异的妇女不停点头之余,只是默默买了一车最便宜的十五元塑料隔板托儿。

“您是干淘宝代购的?”

“我自己用。”

苏青面无表情地推车,突然回头跟店员说:“赶紧去皮肤科挂号,查肝功能,然后让大夫给你开一种叫泰尔丝的西药,三个月要是还长痘你找我。”

宜家店员愣在那里,下意识捂着脸上的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

等苏青背着蓝色宜家袋赶到四惠建材城的时候,场内弥漫着一股盒饭的味道。

苏青假装见多识广的样子,终究还是被店主识破,人家没计较,直接把话说清楚:又不是量有多大,稍微给便宜点儿就行了。

价格谈不成,苏青将各种长方形正方形的木板尺寸说给店主听,店主皱眉头:“你这是拼七巧板呢。”

最终价格谈拢,苏青把三里屯海底捞对面的地址写下来,交完钱,还有点儿不放心,“木板边缘别太粗糙啊,我当桌面使用呢。”

店主嚼着一个牛肉丸子,不耐烦地挥挥手:“您等好吧,你这点儿生意都没啥可唬你的。”

苏青在瓷砖店前面徘徊,心想厨房的瓷砖要不要换成马赛克的时候,手机接到一个陌生的号码,但声音可不陌生,白凯南在电话里说,一起吃顿饭,要把欠的钱还给她。

苏青叹了一口气,多希望白凯南不还她这五百块啊,这样他还能维持一个贱人的美好形象。

她本来想给他一个银行账户,让他直接打过来,可话到嘴边,又转了。

她知道白凯南想见她。她决定赴约,她希望能有个仪式化的结尾。

或许还有一丝留恋,她讲不清。

苏青出现在金鼎轩的时候,依然是晚饭的饭点儿,人声鼎沸,白凯南一米八五的身高,立在桌子与桌子之间像个棕色的电线杆子。

当然,热恋期的时候,苏青会说他像一棵英俊的树。

白凯南脸色不太好,天津杨柳青的年画娃娃化了烟熏妆的效果。

如果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苏青心里好受一点儿,觉得自己点菜时表现得还挺落落大方的。

但是想起自己刚满北京城拎着宜家蓝色购物袋,戴了副眼镜,满头大汗的样子,实在不是什么体面的样子。

苏青从来没有觉得金鼎轩的上菜速度这么慢,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很尴尬。

不过想想也是,分手男女说“你好吗我很好”的戏份只出现在爱情电影里,他俩都没有美好到像是戏中人。

在苏青看来,这段荒唐的恋情起码到目前为止,没什么值得让她怀念的,因此见面时也没什么旧好叙。

且苏青也不想扮成临水照花人的自恋型怨妇,连呼吸都是“你负我”。

凡事讲究姿态的苏青,依旧还是想留个光芒万丈的形象给前男友,在他受难之时,也会想到过去的日子那么美好,有这么正的妞儿曾经爱过他。

真的爱白凯南吗?难说,但一想到白凯南睡得迷迷糊糊的,还不忘帮她捂手的事情,再加上他壮汉面具下孩子气的眉宇,她心头也一阵热。

真有那么几秒钟,白凯南要是开口说复合,苏青觉得自己会立马答应。

但是食物端上来后,她恢复了理智。

都是挎着这一堆隔板托儿,满北京城跑了一天给饿的,苏青点的营养杂粮粥和芝麻糊很快见底,待她吃完第一个虾饺,白凯南点的炒饭还没上来。

苏青擦擦嘴,准备开始跟这位前男友友好会晤一下,打哈哈说说废话,即使她不是那种敷衍的人,也跟那帮傻×甲方客户学得太多了。

“你工作怎么样?”

“我准备辞职了,去上海做教育。”

此教育非教书育人,家长的钱好赚,课余时间送孩子去补习班,于是眼尖的商人就把这所谓的补习班变成了补习集团。

白凯南之前跟她说过,说他朋友做教育咨询这一行,光靠提成,每个月两万多呢。

苏青一向不太喜欢靠形势、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总要有一技之长傍身啊。

不过两人已经分手了,苏青也不愿再废话了。

再体己的话,当关系不同,亦不方便再讲了。